原標題:濟聊城際鐵路R1線初探結束 將二次勘探完善線路設計
時報4月30日訊 (記者尹爽)濟聊城際鐵路作為山東省“三縱三橫”快速鐵路網的一部分,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進入了住建部審查階段。作為濟聊城際鐵路重要組成部分的濟南至長清線R1線進展如何?30日,記者獲悉,目前,R1線的初步勘探現場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進入數據整理分析階段。
30日,記者沿著勘探的線路走了一圈,現場沒有工作人員,之前提取土層鉆的孔洞也幾乎找不到了。R1線目前進展如何呢?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初步現場勘探工作已結束,工作人員通過鉆探取土,查看土樣,以此來確定土層包括力學等在內的數據。目前,相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數據分析結束后,會成為線路初步設計的參數和依據。
其實,從2月份開始的勘探只是一次初步勘探,工作人員主要根據線路走向和站位來確定鉆孔位置,巖石走向、地下水位等因素都在考量之中。初步勘探線路長26.4公里,共鉆孔212個。“無論從鉆孔深度,還是勘測條件各孔洞可能都有細微差別,這主要和設計樁基承載力有關。”該知情人士說。據了解,待數據整理、分析結束,相關單位還會進行二次精細勘探,這次的勘探會在初步勘探的基礎上,進行更細致和更有針對性的鉆孔取樣,為線路設計提供更準確數據。
早在R1線第一次環評時,濟南城市軌道交通R1線就已正式融入濟聊城際鐵路之中,化身濟聊城際鐵路濟南至長清線。據知情人士介紹,其實R1線是作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進行建設的,與濟聊城際鐵路算是兩個項目,但最終會成為相輔相成的一部分。據了解,濟聊城際濟南至長清線(R1線)線路南起池東,北至演馬莊西(原于家莊北),全長26.4公里,其中地上14.2公里,地下11.84公里。設置車站11座,含地下站5座,高架站6座,比此前設計的9個多了兩個。平均站間距2541米,最大站間距3906米,為趙營站至玉符河站;最小站間距1252米,為濟南西站至演馬莊西站。
今年濟萊協作將重點在交通等六大領域發力---
濟萊城際鐵路有望今年啟動“預可研”
記者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如今,《2014年濟萊協作區專項工作要點》已出爐。據了解,今年濟萊協作將重點推進6項專項工作,其中第一項便是推進濟萊城際鐵路項目的規劃建設。在這一方面,今年兩市將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啟動預可研工作。
據了解,預可研工作是鐵路基本建設程序中的一步。在預可研工作中,將從宏觀上論證項目的必要性,為項目建議書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內容或包括研究建設項目在路網中的意義和作用、對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線路走向、建設年限、投資估算、資金籌措設想與經濟評價等。
不僅如此,兩市今年還將抓好旅游大道、物流大道、高速大道的前期準備,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推進通訊并網升級,爭取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推進金融同城化,推動駐濟金融機構到萊蕪開設分支機構;做好利用萊蕪雪野水庫向東部先進制造業協作區供水等工程的可行性論證;推進公交卡“一卡通”,爭取盡快實現兩市公交“一卡通用”。
城際鐵路重要交通樞紐---
部分項目指揮部已進駐濟南新東站
位于濟南東北部的濟南新東站是山東21個城際鐵路項目重要交通樞紐,集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際高鐵、城市軌道交通、公路客運、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近日,記者一行人驅車上順河高架路,經北園立交橋至全福立交橋,上工業北路向東直走,到達王舍人辦事處冷水溝村附近。
“知道這邊要建成交通樞紐,好像客運專線的建設指揮部已經進來了。“記者隨機采訪時,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并給記者指路。記者在冷水溝村內一條丁字路口處找到了三層辦公樓。大門處掛著標為”中鐵十局石濟客專濟南樞紐工程I標施工指揮部第一項目經理部“的牌匾。
記者自項目門口的工程簡介看到,石濟鐵路客運專線濟南樞紐工程自齊濟黃河特大橋濟端橋臺開始,在王舍人辦事處冷水溝村東設濟南新東客站,于膠濟線平陵城東側膠濟客專K353+700處設五里堂線路所,以42號道岔與膠濟客運專線接軌,線路長17.666千米。石濟客運車場設到發線5條。在濟南東站西側設綜合維修車間一處。該項目開工日期為2013年12月1日,竣工時間為2017年11月30日。據了解,該項目只是濟南新東站的一部分,石家莊到濟南的客運專線還將與濟南到青島的城際鐵路相連接。
據了解,濟南至青島高速鐵路通道是連接山東半島城市群、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黃金通道“。舉全省之力,加快推進高鐵建設,爭取濟南-青島高速鐵路年內開工。線路長度30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省政府和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上報國家發改委的濟青高鐵項目建議書,已于4月29日通過國家組織的專家評審。建成后,將實現濟南至青島1小時直達,濟南至煙臺、威海約2小時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