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部山區游將變身:支持改造升級農家樂老板少賺80萬





齊魯網濟南5月3日訊(記者 滿倩 實習記者 孟寶樂)“平時一天至少要燉110多只雞,多的時候還能賣到150只,10桌客人就有8桌點松菇雞的。”對于濟南南部山區來說,“松菇雞”、“火頭燉雞”、“劈柴燉雞”……已經成為當地200多家農家樂菜單榜上有名的“特色菜”,而且讓這些開了10幾年農家樂的當地村民個個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土豪”。
特色菜沒特色:農家樂老板娘燉了十年雞
5月3日,“五一”小長假的最后一天,上午剛過11點,在仲宮鎮大、小門牙景區附近,就有游客陸續跨過河道,爬到山腳下的“金水源飯莊”來吃飯。
差不多一周會來一次的張先生,干建筑行業,家住濟南市中區,他是這戶農家樂的“常客”。七八年前經常開車來,后來景區人越來越多,車也越來越堵,近幾年他就干脆乘坐公交車來這了。
飯桌上,張先生并沒有點燉雞,而是擺了兩盤清口的蒜拌黃瓜,紅燒茄子。
“你怎么沒點雞?”
“剛開始來的時候點,圖野味圖新鮮,現在來這里就想吃點清淡點的野菜。”張先生告訴記者,“南部山區環境好,但是農家樂的飯菜貴,一只雞外面賣十幾塊錢一斤,在這里三四十塊錢算便宜的,現宰的山公雞能賣到七八十塊錢一斤。”
記者在大門牙景區附近的四戶農家樂里發現,中午吃飯的餐桌加起來得有300桌左右,臨近中午幾乎都能坐滿,記者數了數,差不多10桌里面就有8桌點了燉雞。
正在和朋友圍在一起子在大棚下吃飯的李先生則向記者吐槽,所謂的“土雞”“野菜”吃起來其實并沒有什么特色,價格卻很貴,也同樣提到小孩子可以玩兒的項目太少,只有劃船。記者采訪的多名游客中,多數受訪者表示門牙區農家樂衛生環境臟亂差,“土雞”、“野菜”的口味較平常沒有很大特色,價格卻很貴。
而根據記者連日來在南部山區的統計,三天時間南部山區的三個鎮,日均賣燉雞超過一萬只。
人多廁所少:孩子只能角落如廁
在南部山區,齊魯網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幾位前來度假的游客。說起對南部山區的印象,不少游客毫不留情地評價,“臟亂差,沒什么好玩的!”
趙先生家住濟南市區,今天一早專程帶著四歲的兒子和母親一起來此放松心情,還沒到11點,就打算返程回家。
“沒有衛生間、沒有防護欄,到處都是垃圾,而且停車難,除了劃船,連個娛樂項目也沒有。”趙先生向記者“吐槽”,“沒有安全措施,小孩在這玩水很危險。但是因為離家近,周末放假的時候也只能帶孩子來這轉轉,沒處玩啊!”
順著趙先生手指的方向,記者發現曾經通往農家樂的幾十米長的吊橋已經全部拆除,許多游客只能選擇從河岸邊踩著石頭小心翼翼地挪到河對岸。
記者采訪期間注意到,有幾位帶孩子出來游玩的家長因為找不到廁所,只好讓孩子臨時找個偏僻的角落解決大小便。
另外,在馬路兩側,每隔幾十米就豎著一塊“吃飯免費停車”、“釣魚免費劃船”的招攬游客的牌子。
有游客苦笑說,這種“捆綁服務”也算是解決了“停車難”。
改造期一年:少賺80萬老板也支持
“金水源飯莊”的老板娘張加玲開農家樂已經11年了,以前曾是大小門牙景區農家樂中的“大戶”。
誰知,這個昔日的“大戶”現如今卻面臨著拆除的“危機”。
“鎮上要集中升級改造,2個月前成立了門牙片區指揮部,1個月前開始動工拆除,以前這片有七八十家,現在只剩下十幾家還在拖一天是一天的經營著。”張加玲告訴記者,“我這一年至少要少賺80萬!”
除了“金水源”,記者數了數附近仍在營業的農家樂,只剩下了銀川山莊、鑫水山莊、梨園山莊三家,幾乎每家都能坐滿。
去年的5月2日,“金水源飯莊”共四層,有387張飯桌,光燉雞就能賣出150只;而今年的5月2號,這戶農家樂里的桌子只剩下了85張,雞頂多也只能賣到100只左右。
“鎮上說統一規劃、升級改造,說實話我們也很支持!”張加玲如實說,“有了統一管理,游客就會越來越多,我們的農家樂肯定也會越來越紅火。”
張加玲期待改造升級后的景區,她希望游客不僅有雞吃,還能吃到其它更美味的飯菜,不僅只能在景區玩水劃船,還能提供住宿,完全成為真正“吃住一體式”的農家樂。
“泉源人家”明年五一落成:為省級鄉村游示范區
下午兩點,記者來到了仲宮鎮門牙片區改造升級指揮部,在指揮部門口不遠處立著一塊“告示”,白底紅字地寫著“在上級領導的大力關懷下,在市民、農民的殷切期盼下,門牙片區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告示”的右側,又立了一塊“項目簡介”。
記者了解到,門牙片區提升改造方案,確定打造以“泉源人家”為主題的“省級鄉村游提升改造示范片區”。門牙片區集中拆除后,計劃在門牙片區東部原先農家樂的聚居地,形成新的高標準的“泉源人家”農家樂片區,在原本94畝建設用地的基礎上,按照0.6的容積率,建設3.7萬平方米的面積,涵蓋約80家經營場所和一個服務中心。
同時,建設高標準農家樂100戶,打造集旅游休閑度假、民俗文化欣賞、農業生態觀光、農副產品采摘選購等綜合性功能的鄉村游示范點。
建成后,徹底改變景區原有的檔次偏低、功能單一、設施不齊、交通擁堵、停車不便、環境臟亂、水源污染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最終形成以“泉源人家”為主題,鄉村特色突出、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服務上乘的省級鄉村游示范片區,實現年接待游客300萬人,綜合收入3億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