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新華在庭上
廣州市白云農工商聯合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公司”)原總經理張新華,原本只是一家國企的負責人,其職位和級別并不算高,但在2013年6月被查落馬后,辦案機關披露的其貪腐金額卻創下了廣州公職人員的貪腐紀錄。張新華是被廣州紀委點名的“裸官”腐敗的代表之一。
張新華昨日在廣州市中級法院受審,檢方稱其涉嫌貪污金額高達2 .8億多元;涉嫌收受多人賄賂共計人民幣9780萬元、港幣238萬元。貪污加受賄,兩者接近4億元。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貪污
轉移國有資產涉貪2.8億多元
當現年52歲的廣州男子張新華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時,他身穿囚服,手腳戴銬,頭發已經花白。
據悉,落馬前的張新華曾經被認為是年少得志,農村出身的他20歲中專畢業后進入白云公司工作,曾經一人負責農藥銷售跑遍大半個中國,半年時間讓虧損的生產資料公司躍居全集團公司盈利第一名。憑著過人的才干,張新華32歲就出任白云公司副總,36歲時當上了總經理,成為公司的傳奇人物。
張新華落馬后向紀檢部門坦白,稱由于自己在仕途上沒有太大希望,就想著從金錢上得到補償?粗車切├习宥急茸约猴L光,而自己能力比他們都強,“想想就不甘心,一定要自己做老板”。紀檢部門評價,張新華在失衡的心態下,開始了瘋狂的斂財之路。
2003年,張新華等管理人員不顧上級主管單位的不予批準意見,違規成立了一家叫廣田置業(以下簡稱“廣田”)的股份有限公司。
檢方稱,張新華等人假借國企改制之名,通過虛構債務、低估資產、隱瞞債權、虛假訴訟等手段,涉嫌將白云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的大量地塊、物業資產,非法轉移到廣田公司名下。但張新華稱,他們成立廣田公司只是用于托管白云公司的資產和物業。
2006年,張新華等中層干部又新成立了一家叫新雨田的民營公司。檢方認為,張新華等人又不斷將廣田公司托管的大量國有資產,通過虛假訴訟、低價評估拍賣的方式轉移、侵吞至由張新華及其妻子等人占主要股份的新雨田公司。
案發后通過會計鑒定和專業機構評估,辦案機關認為張新華等人從白云公司轉移、私有化、侵吞掉的國有資產價值達2.8億多元。張新華由于是本案的主犯,這一數額成為了他涉嫌貪污的數額。
受賄
轉讓地塊涉收開發商近億元
檢察機關稱,從1998年6月至2013年5月間,張新華在擔任白云公司總經理等職務期間,在白云公司及下屬公司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合作開發相關房地產項目過程中,為開發商提供幫助,并先后收受多人的賄賂款近億元。
據稱,1998年間,張新華在與廣州鴻安物業公司老板江某合作開發恒華閣項目過程中,收受江某賄送的30萬元。這筆錢被用于為張新華的弟弟償還澳門的賭債。
位于廣州大道北的怡新花園小區,是由白云公司原下屬的白云配件廠、白云區食品工業公司的相關地塊開發而成。在該樓盤開發和過戶過程中,張新華為合作開發商廣州宏新投資集團提供便利,收受了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游某武賄送的人民幣高達1550萬元,港幣208萬元。對此張新華在法庭上辯解稱,他實際只收受了400萬元。
張新華涉嫌收受的最大一筆賄款,發生在2006年12月。檢方稱張新華在負責轉讓白云家禽發展公司、白云雙燕實業公司地塊過程中,為廣州潤越投資有限公司、廣州龍明投資有限公司提供方便并謀取利益,先后收受該公司股東何澤明、梁達華賄送的人民幣5130萬元。
另外一筆較大的賄款,涉及到白云公司在江門擁有的一塊農藥廠地塊及債券轉讓。檢方稱,張新華在該地塊轉讓給江門形基房地產公司的過程中,為對方提供便利,并收受了該公司董事長梁某賄送的人民幣2700萬元。對此張新華辯稱只收了對方300萬元,再次與指控金額存在巨大出入。
據檢方稱,張新華等人涉嫌轉移、侵吞白云公司的大量國有資產,多數是通過虛構債務、虛假訴訟、壓低評估價、再由他們所控制的廣田公司、新雨田公司獲得優質國資等方式完成。這一過程中“手法高級、專業性強”。事實證明,原來是有專業的律師在幕后操刀。而廣東某律所律師楊悅宏在獲得這些資產處理案件的風險代理合同后,獲益不小,他為此涉嫌向張新華以過節費的名義行賄了400萬元,以示感謝。
追問
大量資產通過虛假訴訟轉移法院和評估機構是否有卷入?
檢方公訴人在法庭上列舉了一宗張新華所掌控的廣田公司和新雨田公司如何通過虛構債務的方式,再以虛假訴訟等程序完成國資轉移的。公訴人稱,白云公司下屬的子公司雙燕公司(均為國企)曾經因為缺錢,向民營的廣田公司借款。最終雙燕公司拖欠債務,導致名下的部分物業要通過打官司、評估拍賣、執行的方式,將物業抵給民營的廣田公司。
公訴人質疑,雙燕公司缺錢,不向賬上有錢的母公司白云公司去借,偏偏去找民營的廣田公司借,最后形成以物抵債的結果,將國資低價拍賣給了“債主”廣田公司。而根據白云公司與廣田公司之間的托管協議,廣田公司借出的這筆款項,實際就是白云公司的。“兒子缺錢不找老子借,偏向別人借!惫V人稱這樣制造的三角債,成為了張新華等人虛構債務,完成國資轉移的通用手法。
張新華的律師稱,白云公司及其下屬公司資產的評估、拍賣、執行,都是經過法院、第三方評估機構、執行局完成的,“不存在壓低評估價,虛假訴訟的問題”。據悉,案發后,相關部門重新委托了評估機構對上述資產進行評估,差價巨大。
在目前的審理階段,檢方尚未披露此前的虛假訴訟過程中、以及壓低評估價格的過程中,涉事法院和評估機構是否存在違規的情況。
[背景]
系列案19人已被公訴
據廣州市檢察院新聞發言人介紹,目前廣州市已對白云農工商公司該系列案提起公訴17件19人,其中起訴涉嫌貪污、受賄犯罪的被告人12人,包括廣州市國有白云農工商聯合公司原總經理張新華,廣州市國有白云農工商聯合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張福來,廣州市國有白云農工商聯合公司原總經理助理章國春等人。起訴涉嫌行賄犯罪的被告人7人,包括梁達華、何澤明、游德武等人。此外,另有一名涉案被告人被移送至東莞審查起訴。
據此前廣州市紀委通報稱,裸官的腐敗可能更瘋狂,而張新華就是代表之一。廣州市檢察院在白云農工商系統貪腐案件新聞發布會上披露,張新華為正處級干部,沒有兒子,僅有一女,其妻已經跟他離婚,并于幾年前移居境外。
采寫:南都記者 吳筍林 通訊員 龔德家
攝影:通訊員 羅偉雄
(原標題:“裸官”貪腐近4億 破廣州紀錄)
文章關鍵詞: 裸官 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