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 韋麗麗 實習生 吳心怡) 從11月18日起,市衛生局衛生監督局組織15個執法小組,對全市非法行醫點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共對259家單位或個人進行了檢查,88家存在問題,其中39家涉嫌無證行醫。
為進一步整頓青島市醫療秩序,解決非法行醫等突出問題,青島市衛生局聯合市公安、計生等多部門于10月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
“這次重點檢查三種違法行為。”市衛生局衛生監督局局長孟憲州說,第一種就是無證行醫行為,主要包括:以城中村、工業園區、城鄉接合部等流動人口聚集地為區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黑診所的行為;以農貿市場、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為區域,坑害群眾利益的游醫、假醫的行為;以城市生活美容機構為區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活動的行為;以零售藥店為區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聘用醫師或非醫師坐堂行醫的行為 ;以養生保健為名或以研究院(所)為幌子非法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
此外,本次執法行動還將查處非法鑒定胎兒性別、非法終止妊娠的行為 ;將科室出租、承包給非本醫療機構人員或者其他機構從事診療活動的行為;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行醫的行為;超出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
“再就是前段時間各區、市查處的無證行醫業戶,拒不停止違法執業活動或死灰復燃的。”孟憲州說,前期他們一共查處了166家無證行醫戶,他們已經將這些列為“黑名單”,這次重點檢查。據介紹,這次檢查的166家“黑名單”中,有13家單位或個人依然在從事涉嫌違法的診療活動。這13家單位和個人分別是:西唐口腔診所、青島國風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金百合藥店、周麗娜牙科門診、李海、張煥強、康諾藥店、劉京文、綦宏躍、永和牙科、寶江牙科、增好牙科、宮玉基牙科、安福診所。
據統計,本次拉網式檢查活動中,執法人員共對本市259家單位或個人進行了檢查。其中發現涉嫌無證行醫行為39起。在這39起中,有34起涉嫌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黑診所;1起涉嫌存在“游醫、假醫”以及偽造醫師資格證和執業證的行為;1起涉嫌生活美容機構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活動的行為;3起涉嫌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聘用醫師或非醫師開展坐堂行醫的行為;3起涉嫌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非法發布醫療廣告行為。
在依法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單位中,有45家單位涉嫌有不同情節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15起涉嫌醫療廢物處置不規范行為 ;7起涉嫌使用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6起超科目開展診療活動行為;2起涉嫌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 ;2起涉嫌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開展放射診療活動的行為;2起助理醫師涉嫌單獨執業行為 ;以及涉嫌空掛科室、未定期按要求進行醫療機構校驗等其他涉嫌違法行為。
另外,本次打擊非法行醫活動共有4起案件當場作出處罰。包括2起醫療廢物處置不規范行為;1起違規發布醫療廣告行為;1起醫療機構超范圍執業行為。
■現場
啥證沒有敢開牙科診所
11月20日,記者跟隨執法小組首先來到位于市北區延安路的一家推拿診所,只見招牌上寫著“華康推拿按摩診所”,下面噴繪著主營的疾病:各類頭痛、頸椎病、肩周炎等。診所負責人李先生正在為一名市民進行推拿。執法人員讓李先生出示相關證件時,李先生一邊大聲說著“我不犯法”,一邊叫來隔壁美發店的負責人王先生拿證,但出示的卻是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而不是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醫師資格證,而且該營業執照上寫的是美發店王先生的名字。據王先生介紹,這塊門頭房是他租的,后來劃了一塊承包給李先生,兩人各自經營。
“沒證的很多,難道光我一個嗎?”李先生說,自己曾在淄博殘聯培訓機構接受過類似培訓,但沒有給他頒發相關證件。“盲人推拿師可以拿勞動部門的培訓證去辦生活理療的相關證件。”執法人員告訴李先生,他現在連勞動部門頒發的資質都沒有,不能從事治療活動。征得李先生同意后,執法人員將非法診所的招牌撤下,并給李先生留下了電話,告訴他可以隨時咨詢辦理證件等方面的信息。
11月23日,執法人員來到位于平度市云山鎮的寶山牙科,門口掛有“拔牙”的廣告牌。走進診室,一名戴口罩和醫用手套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患者做牙齒治療,診室的一桌子上放著兩本病歷和兩本牙模制作記錄本。不過自稱負責人的張寶江卻不能提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且他本人也沒有《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
11月21日,執法人員到城陽趙哥莊835號進行檢查時,發現三名患者正在接受輸液治療,正在給患者治療的趙桂珍承認自1996年開始即從事診療活動,卻沒有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在檢查過程中,不少藥店也存在非法行醫行為 。22日上午,執法人員來到黃島一家名叫“致遠藥店”的藥房,上面寫著“特色專業正骨、推拿、刮痧”等宣傳治療疾病字樣,但店長徐女無法出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按照相關規定,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進行正骨、推拿、刮痧等醫療廣告宣傳,屬于非法診療廣告行為。
隨后,執法人員在二樓發現一門口貼著“中醫咨詢室”,推門而入,發現內有按摩床、針灸、拔罐等物品,在垃圾桶內還發現了帶血的棉簽。對此,徐女士稱是經理從外面請來了一個按摩師,只給店里內部員工做按摩的。每次收費5元到10元不等,也沒有發票。當執法人員詢問該按摩師有無醫師資格證時,徐女士稱相關材料在店長那里,她不清楚。執法人員還發現一本筆記本,寫著處方和治療效果等,按照規定,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藥店不能進行相關診療活動。
■案例
延誤治療致人死亡無證“村醫”獲刑兩年
半島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 李保光) 沒有醫師執業資格,僅初中學歷的杜某自小跟父親學習并為村民看病。去年,在為同村村民王女士治療過程中,因處理不當延誤治療,最終造成王女士死亡。日前,經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審理認為,杜某構成非法行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處罰金1萬元,賠償受害者家屬1.5萬元。
1959年出生的王女士家住即墨市某村,2009年在即墨市人民醫院查出肝硬化。去年年底,王女士突然感覺頭暈、惡心,當天下午,見其病情加劇,劉先生趕緊去找同村大夫杜先生。“當時他已經79歲了,說年齡太大不愿意動彈,讓我找他兒子杜某。”劉先生說,杜某曾多次為王女士看過病,知道其患有肝硬化。杜某對王女士測量血壓后,發現其血壓偏低,杜某便為其準備了兩瓶點滴。“先是打了一個小瓶的氧氟沙星,四五十分鐘后,又換了大瓶的生理鹽水加維生素C、維生素B6用于止吐。”劉先生說,換完輸液瓶后,杜某便回家了。但在其離開后約10分鐘,劉先生發現老伴翻了一下身后便不動了。劉先生趕緊又把杜某叫了回來。但是,此時王女士已經沒有了呼吸。這時,劉先生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醫生趕到現場后,確認王女士已經死亡。
記者了解到,杜某僅有初中學歷,從小跟父親給村里人看病掙錢,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醫學學習,也沒有鄉村醫生和執業醫師的相關資格證書。事發后,劉先生報警。根據即墨市公安局出具的尸體檢驗鑒定書,杜某在沒有對死者生前較重病情狀態作出準確判斷的情況下,僅僅給予靜滴相關藥物進行一般治療,屬醫療處理不當延誤治療,耽誤了搶救時機,造成為病情加重死亡。
經即墨法院審理,杜某以非法行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1萬元。同時,法院查明因被害人死亡而遭受的損失喪葬費、交通費、誤工費、尸解病歷費共計2.2萬元,判決由杜某全額賠償。
一審宣判后,劉先生和杜某均不服,并向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經市中院審理認為,根據公安機關出具的鑒定報告顯示,王女士是因病情加重死亡,杜某的醫療行為并非導致王女士死亡的直接原因,其行為不符合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情形,一審法院以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情節對其處罰屬于適用法律不當。市中院認為,杜某非法行醫延誤被害人治療,并導致其病情加重死亡,其應該對被害人死亡而遭受的經濟損失承擔七成賠償責任。死者家屬在明知被害人病情加重的情況下,沒有盡到家庭成員互相扶助義務,未能及時將被害人送至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對其死亡后果應該負三成責任。
日前,市中院作出終審判決,杜某犯非法行醫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并處罰款1萬元;賠償死者家屬1.5萬元。
■鏈接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可判十年以上徒刑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非法行醫罪是指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犯罪情節和后果的不同,其量刑也存在差異。刑法規定,犯此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