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評審時通通關系就很正常!币晃皇煜惹榈慕鹛柟こ虡I主直言,“這項示范工程并沒有明確的標準,憑什么就批給你?難道是比誰的可研報告寫得好嗎?”
另一金太陽工程業主稱,他和一些同行在提交評審材料后都接到了“神秘中間人”的電話,詢問“需不需要幫你們跑一下”。所謂跑一下,“我個人理解就是指導業主如何送錢”。該業主還猜測,這些“神秘中間人”可能是“某些有話語權人物的身邊人”。
一位接近評審組的能源專家也向《財經》記者透露,每年評審組成立后,希望涉足金太陽項目的民營業主加緊向他們“公關”。他稱自己拒絕了所有“炮彈”,但拒絕對評審組其他成員作出評價。
對評審團可能存在腐敗的指控,鑒衡中心主任秦海巖予以否認:專家組沒有收過錢。企業有可能交錢了,也有可能被列入名單了,但是它給中間人交錢與拿到項目沒有關系!八麄兪潜或_了”,他強調。
項目通過專家組評審后,財政部的補貼款就會直接撥至項目所在地的市財政局,該局會為業主單位開設一個銀行賬號,將70%的補貼款(2012年第二批項目改為35%補貼款)匯至該賬號內并封存。待業主單位提交核準文件、安評環評報告、項目批文等文件,證明項目已具備開工條件后,該局將與銀行會簽解凍賬戶,企業可自由使用其中資金,用以購買光伏組件和逆變器設備等。
在此環節上,組件商亦可巧妙得到超額利潤。
“金太陽救了我的命!币患覈鴥裙夥M件商的負責人介紹,其公司曾因歐美雙反,產品滯銷。2011年,該組件商轉而申請成為金太陽工程項目的業主,項目全部采用自己生產的組件,不僅全部消納了庫存,塵封多時的生產線也得以重新啟動,陸續又生產了20兆瓦的組件。
據《財經》記者統計,財政部2010年以來批復的金太陽項目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項目業主是光伏組件商。為應對歐盟雙反,財政部2012年集中批復了4000兆瓦的金太陽項目,是此前三年批復總量的4倍。這成了國內組件商消化庫存的一個重要渠道。
知情人士透露,“大型國企的組件招投標過程相對公開公平些,一些民營業主招標過程則免不了利益輸送!苯璐斯こ蹋糠纸M件商也清理掉了一些有瑕疵的產品,這些產品原本很難變現。
光伏電池板在印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色差,在裝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外邊框劃痕,這些瑕疵雖不影響使用,但是無法出口歐美,通常會積壓在倉庫角落。不過,金太陽的業主喜歡這樣價格低廉的瑕疵品。由于是初投資補貼,工程成本壓得越低,利潤空間就越大。
秦海巖表示,鑒衡中心在項目驗收時會對組件和逆變器等關鍵設備的關鍵指標進行嚴格把關。“這些產品,外觀上有瑕疵,但是質量沒問題,就像手機背面有劃痕,但是不影響使用,不能叫以次充好!
秦駁斥了此前媒體種種關于金太陽“以次充好”“騙補”的報道,稱鑒衡中心驗收的所有工程中沒有發現媒體所說的情況!敖M件、裝機量等都經過我們的檢測,有問題的絕不會通過驗收。”
秦還稱,此前業界傳言最盛的“一塊電池板重復使用,騙取兩次補貼”的情況不可能出現!敦斀洝酚浾咴鵀榇吮閷づc金太陽工程相關的人士,確未發現“拆東墻補西墻騙補”的具體案例。
目前,財政部要求獲得補貼的光伏項目每天上傳發電數據,數據具體由國家發改委節能中心和鑒衡認證中心共同實時監控。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這套系統可以監控項目是否仍在發電,但很難監控轉化率之類的指標。
“如果轉化率低,是因為光伏組件質量差,還是因為天空中飄過來一片云,是沒辦法明確知道的。而且就算知道了,也很難去監管——反正補貼已經給企業了!
“金太陽工程的壽命期是20年,怎么保證未來的質量?五年后轉換效率出現衰減怎么辦?算不算質量有問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反問,“五年后,一些小的開發商可能早就不知道在哪兒了,找誰去算這筆賬?”
“補貼到手,以合理價格變現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币嘤袠I內人士提醒稱。這些組件衰減較快的電站在價值上可能打折,但絕非毫無價值,接手的下家依然可通過電費收入獲得利潤——國家財政補貼最后成為交易雙方共享的利潤。
在金太陽利益鏈上,業主和EPC的利潤空間則更大。117號文稱,被取消示范的金太陽工程“如繼續實施,可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分布式光伏發電度電補貼政策”。在初投資補貼和度電補貼兩種模式下,內部收益率都在8%至10%左右。
但是,由于初投資補貼在投資時就可享受到國家大量補貼,“等于是國家財政幫著免費融資”;而度電補貼則需要業主在前期投入大量資金,成本回收較為長期。因此,采用初投資補貼的金太陽工程,受到了業主的熱捧。
這其中,有不少已批復項目雖具備開工條件,但業主卻選擇晚開工或干脆不開工。一家組件商坦言,部分業主拿到補貼后選擇等待,是在等組件價格下降,“用今年的高額補貼買明年的便宜組件。原來的補貼款占到工程總造價一半,組件價格下來一半后,光財政補貼款就足夠支付總造價了”。
申銀萬國[微博]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光伏發電系統造價已由2010年的30元/瓦,降至目前的8元/瓦至10元/瓦。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如果能抓好這個時間差,金太陽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可能高達30%,而正常情況下內部收益率僅為8%至10%。
還有少量業主拿到補貼之后,不積極開工,只為吃利息。10兆瓦的金太陽項目,首期可獲得補貼款超過3500萬元,利息相當可觀!按蟛涣苏l現了,再把補貼收回去,就當它是財政部的無息貸款!
評審-組件商-EPC-業主,形成了金太陽項目的一個閉合循環。制度的設計漏洞,使得循環里的各個利益主體都可分享到財政補貼資金。
“金太陽工程是典型的制度設計缺憾工程,事前補貼,無論財政部怎樣的實施路徑和制度防范,都會有沙漏的存在!币晃徊辉妇呙膶<腋嬖V《財經》記者,財政部在這個工程中,既是出納又是會計,出現了體制性的錯位。
釜底抽薪
此次下發的117號文,抽走了金太陽示范工程的根基,讓鏈條上每一位利益相關者陷入焦慮
從2009年啟動的那一刻開始,金太陽工程就陷入“鉆漏洞”與“打補丁”的博弈之中。
2009年第一期示范工程,包括329個項目,設計裝機總規模642兆瓦。按規定,這些項目按工程投資(約29元/瓦)的50%給予國家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則按投資的70%給予補助。
“金太陽進入的門檻較低。只要能擠進名單,中央財政在投資的時候就補貼,也不需要地方配套。”相關部委一位部門負責人,用“洶涌”一詞形容當時的企業申報潮。
第一年暴露的問題,是一些企業獲得財政補助資金后,用劣質材料來進行建設。2010年,財政部宣布取消39個“圍而不建、以次充好”的項目,總計裝機54兆瓦,這其中包括無錫尚德、阿特斯、BP等國內外知名光伏企業擔任業主的工程。
2010年,三部委與住建部聯合下文,將關鍵設備招標方式由項目業主自行招標,改為國家集中招標。國家財政資金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但是,2010年項目的補貼標準,仍按照2009年的市場行情確定。企業中標后,國內光伏設備價格上演“高臺跳水”。于是,大量的金太陽工程開始延后開工時間,坐等組件價格繼續下降,以便獲取額外的利潤。
業內人士很快發現,集中采購設備仍無法保證工程質量!爸袠说拇笃髽I也有庫存和瑕疵品。這輪金太陽工程,基本把設備商們的庫存都清理了。”一位設備供應商介紹說,“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采購時都要求質量最好的組件,而金太陽工程的屋頂電站,往往向我們采購最差的組件!
到了2011年6月,三部委又將政府集中招標,改為由業主單位自主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