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網站在其政務公告欄刊登了《關于擬批準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籌建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根據公示內容,南山集團有限公司、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籌建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
值得關注的是,青島航空公司的大股東南山集團為民營企業,這意味著沉寂數年的民營航空籌建審批重新開啟。同時,成立之后的青島航空股份公司,將成為青島的一張名片,成為青島品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民航業的發展也將成為青島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力助推器,為地方經濟發展插上翅膀。
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
根據《公示》內容:擬籌建的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由南山集團有限公司、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南山集團有限公司注冊地在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注冊資本約為人民幣10億元,主要從事賓館、酒店、能源、旅游、房地產開發等業務;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注冊地在山東省青島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主要從事自有資金對外投資及咨詢、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公路建設、經營和管理等業務;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在山東省濟南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億元,主要從事國際、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航空公司間的代理業務。
擬籌建公司申請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南山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5.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5%;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2.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5%;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飛機作價出資人民幣2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0%。擬籌建公司的企業類型為股份有限公司,將以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為基地機場,將采用B737或A320型飛機經營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
找有經驗的合作伙伴
記者了解到,對于組建青島航空公司,我市相關部門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國家對組建航空公司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在我國目前航空運輸市場的格局下,單一成立地方航空公司已很難具備競爭優勢。
因此,我市一直在爭取能夠與國內已有航空公司合作成立青島航空公司,并與國航、山航等航空公司進行了廣泛的溝通洽談,積極宣傳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和青島具備的優勢條件,爭取航空公司能與我市進行合作,早日成立青島航空公司。
對此,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程國有說:選擇南山集團和山航,“肯定是基于民航市場的特殊性所考慮,畢竟兩者都是有航空經驗的合作伙伴,推進項目會更迅速,開展業務會更有優勢。”
記者了解到,南山集團的這筆投資,也非“一時起意”。航空板塊是南山拓展的又一個新領域。在此次介入民用航空之前,南山集團早已試水公務機領域。回溯至2010年11月,南山公務機有限公司于開始籌建,并于2011年11月通過運行合格審定并投入運營,是山東區域最大也是華東區域最具競爭力的公務機運營商。
程國有說:“引入民間資本可以更好地實現融資,畢竟僅僅依靠地方的投資是有限的,而且有利于公司的運營管理,發揮民間資本的效率優勢。”
就在今年1月份,國家發布了《促進民航業發展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加強機場規劃和建設、大力發展通用航空,鞏固農、林航空等傳統業務,積極發展應急救援、醫療救助、海洋維權、私人飛行、公務飛行等新興通用航空服務;推動通用航空企業創立發展;推進通用航空綜合改革試點,加強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通用航空法規標準體系,創造有利于通用航空發展的良好環境。這些政策的出臺,“ 也使之有了相關的產業政策扶持。”
山航以飛機作價出資2億元
而山航的加入,無疑使青島航空公司成立的進程進一步加快。
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4月,山航已經擁有波音B737系列、CRJ系列等各型飛機65架;到“十二五”末,達到100架飛機,跨入大型航空公司行列。公司目前經營航線110余條、每周2000多個航班飛往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并開通香港、臺灣等地區航線和韓國、日本國際航線。在濟南、青島、煙臺、廈門、北京、昆明、重慶等地設有飛行基地,形成了“東西串連、南北貫通、覆蓋全國及周邊”的航線網絡。
根據《公示》內容: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飛機作價出資人民幣2億元,在青島航空股份公司組建初期,飛行、機務等專業技術人員擬從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擬采取招聘方式解決。
青島航空公司正在籌建
航空運輸業是衡量一個城市國際經濟地位和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早在2012年10月份,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趙海濱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時透露,我市已啟動了青島航空公司的籌建工作,目前正在推進中。市交通運輸委作為青島航空公司籌建的單位之一,參與籌建相關工作。
最近幾年,我市一直在大力發展航空展業。國家民航局在民航“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加速構筑“五大機場群”。其中,華東機場群將加快發展上海虹橋、杭州、南京、廈門、青島等區域樞紐機場;將青島機場明確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門戶機場”,并在航權、航線等政策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青島市也專門出臺了支持民航業發展的有利政策,加大對航空公司開辟航線的扶持力度。
截至目前,青島機場運營的國內外航空公司已達30余家,并擁有東航、山航作為基地航空公司,開通定期航線100多條,通航60多個國內外城市,初步形成了“溝通南北、輻射西部、連接日韓、面向世界”的開放型網絡布局。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青島機場將主要形成以流亭機場為干線的區域性門戶樞紐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環渤海航空經濟圈,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85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將達到27萬噸。
“組建青島航空股份公司,將成為青島的一張名片、青島的品牌,為青島的航空業發展奠定基礎。”對于籌建青島航空公司,程國有評價說:“青島作為沿海重要開放城市,正加快打造藍色經濟領軍城市,青島機場客運吞吐量已超過千萬,青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應當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
在程國有看來,青島自身定位很明確——要打造東北亞物流中心:青島港口的建設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且憑借著腹地優勢,對外輻射能力很強;公路建設也基本完善,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已經走在前列;在航空業的發展上,潛力很大,特別是新機場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未來青島民航市場發展的空間很大,航空前景廣闊。
程國有說:“除了鐵路、公路,民航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力助推器,更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插上翅膀,隨著經濟的發展,民航市場發展會越來越好,青島這座城市需要一個本土的航空公司。”(記者 宋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