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19日訊(記者 潘旭業 通訊員 趙冉 張濤) 19日,記者獲悉,位于青島西海岸的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前灣國際物流園區和海洋生物產業園被認定為首批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特色產業園,三處特色產業園的認定,將加快推進青島西海岸藍色經濟的發展。
據悉,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主要以臨港、涉海、海洋產業發達為特征,已形成較強綜合競爭力。青島西海岸有充分的海岸線和港口資源優勢,海洋特色園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新能源、船舶海工、港口物流產業等方面發展效果顯著。
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經過十多年發展,已有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等船舶制造與海洋工程企業及各類配套企業100余家聚集于此,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為龍頭,具備與其相關的完整產業鏈和產業配套能力的大型產業集群。規劃到2015年海西灣年造船能力將達到668萬載重噸,海洋工程鋼材加工能力50萬噸;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產值700億元,年均出口額36億美元,直接就業崗位超過5萬人。
前灣國際物流園主要由北港物流區和南港物流區兩大部分組成。北港主要用于大型堆場和小型倉儲,主要分布著遠洋大亞、振華物流、海豐國際、陸海物流、裕龍等大型物流倉儲企業。而南港物流園區則為前灣國際物流園注入新鮮血液,總投資約150億元,設計集裝箱吞吐能力2000萬標箱,港區內吸引了海關物流、思銳物流、現代商船、國投貿易、紙漿分撥中心、中創物流等十二個項目落戶,大大提高了開發區現代海洋服務業的競爭力和集聚度。
海洋生物產業園規劃面積5000余畝,包括北部園區和南部園區兩個生物產業集聚區。園區已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生物產業鏈,培育了以明月海藻、聚大洋海藻、三泰膜工業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海洋生物企業。規劃至2015年,園區海洋生物產業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全國獨具特色的藍色海洋生物產業園區,成為全球海藻加工行業科技含量最高、加工品種最全、產品附加值最高的海洋生物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