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灣公益型海洋牧場終于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5月23日,記者從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200條舊漁船魚礁將在下個月正式開工制作。這些漁船將經過一系列的處理,變成海洋生物的家。除此之外,海洋牧場還將投放四類鋼筋混凝土礁體,不同形狀的礁體將成為海洋寶貝棲息的場所。預計,礁體投放也將在伏季陸續啟動。
整片牧場規劃三大功能區
記者從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本市計劃在2010~2015年間,在全市沿海適宜海域建設 8處人工魚礁區。其中 ,增殖型人工魚礁5處,公益型人工魚礁3處,每處魚礁區規劃面積300公頃,共計2400公頃,投礁總體積135萬空方,投資金額2.8億元。
“其中,我們嶗山區的海洋牧場是公益型海洋牧場,和增殖型不同,我們更強調海洋牧場可以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使礁區的漁業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牧場辦公室主任周毅介紹,項目擬投資5000萬元,3年內建成。
據悉,海洋牧場位于嶗山灣東南海域,分為三大功能區。會場灣人工魚礁區面積約56.9公頃,投放礁體約2.5萬空方,功能定位為資源保護型魚礁區;兔子島西南側人工魚礁區面積約為56.5公頃,投放礁體約3.5萬空方,功能定位為休閑生態保護型魚礁區;女兒島(獅子島)東南側人工魚礁區面積約56.5公頃,投放礁體約2.4萬空方,其功能定位為生態保護型魚礁區。
為海洋生物壘不同的房子
“就像在陸地上建房子一樣,我們在海底投入的魚礁也是不同的。”周毅說:“礁體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堅固耐用,穩定性又好,適合魚類、底棲生物的附著和生息。”
在建設過程中,根據投礁區的水深、海底地質,將采用不同形狀的人工魚礁。“主要包括A 型箱式魚礁、B型箱式魚礁、扭王字型魚礁、方凳型魚礁和廢舊漁船這5種,前四種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就像給魚兒蓋了不同戶型的房子。”周毅打了個比方。
“A 型箱式魚礁、B 型箱式魚礁、扭王字型魚礁、方凳型魚礁可以防治底拖網作業。”周毅說,這四種不同的“戶型”,也有著獨特的特點。
A型箱式魚礁是邊長兩米的立方體,通光、通流,適合魚類游弋和貝類棲息,且不易發生位移。B型箱式魚礁是長方體型,更適合淤泥質海底,底部空箱部分像空杯子一樣倒嵌在淤泥中,可減少沉降。扭王字型魚礁上下兩根桿件平行,中間桿件垂直,有利于防止底拖網。方凳型魚礁底部面積較大,可減少淤泥質海底沉降。
下月啟動廢舊漁船礁體制作
“這四種混凝土魚礁,我們已經在即墨田橫島開始了制作,目前完成了500多塊。廢舊漁船魚礁的制作將在下個月伏季休漁期啟動。”周毅說。
據悉,嶗山區早在前兩年對部分中小型木質漁船進行了收購。目前小麥島有大量廢舊漁船。“廢舊漁船長度在10米以上,清污后達到一定的標準,就可以投放。”周毅說,選擇的是完整性較好的漁船,共計200條。
“木質漁船需要經過除油、加固等特殊的處理。”周毅說,其中材質較好的漁船進行表面鑿毛、鋼筋加固、增石增重、兩艘或多艘船只合并等措施 ,可以保證5年的有效期內船體完整,沉入海底成為海洋生物的家。據悉,三大功能區投放的礁石,將采取結構組合的方式,以確保產生最大的效益。礁體投放工作將在年內啟動。 文/本報記者 周曉荷 圖由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