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報記者 寧佳彥 濟南報道
23日,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啤集團”)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將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流通,本次發行的額度為10億元,期限5年。青啤集團表示,本次發行中期票據所募集資金全部用于發行人本部償還現有銀行貸款。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青啤集團去年前3季度的數據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比上年略有下降,為61.27% ,營業利潤已經超過了2010年的全年總利潤。可以說,毛利率持續4年穩定在40% 以上,作為啤酒行龍頭的青啤集團是一個令人放心的債券發行人。
盡管如此,青啤集團亮麗財報背后,非主業子公司普遍虧損的現象值得關注。
僅核心子公司盈利
青啤集團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主要營業收入和利潤來自于青島啤酒(600600)。2011年,青島啤酒凈利潤占青啤集團利潤的74.55%。惟一可能對其造成困擾的是生產原材料的價格。
青島啤酒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7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6%。
“進口大麥的價格自3月開始高位震蕩,而國產大麥的價格已經出現下降,預計今年啤酒行業和公司的銷售將繼續保持回暖之勢,大麥價格的下降也將繼續推動公司毛利率回升。”華泰證券研究員洪婷說。
從青啤集團其他子公司的盈利狀況看,其多元化發展尚未形成對盈利能力的保障,業績甚至可以用“慘淡”形容。
目前,青啤集團下設的一級子公司還有香港鑫海盛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市城市發展中心、青島啤酒地產控股有限公司。青啤集團除了持有青島啤酒30.45%股權外,對其他子公司均為100%控股。
其中,香港鑫海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發行人為增持青啤股份股票而成立的。目前并未有過任何增持,尚未形成盈虧。
截至去年6月末,青島城市發展中心共實現銷售收入3338萬元,凈虧損3697萬元。青啤集團稱,“其中城市代建業務收取代建管理費用,費用較少,無虧損。企業虧損主要是其熱力供電業務導致。”
青啤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的狀況也不樂觀。去年1-6月共實現銷售收入104萬元,凈虧損766萬元。青啤集團在募集說明書中坦言,“青啤地產尚屬發展階段,2012-2014年計劃尚需投入資金分別為14億元、18億元、19億元。公司未來資本支出較大。”
單就此項而言,尚需投入的資金就已經接近青島啤酒一年的凈利潤,因此未來的債務壓力不小。
截至募集說明書簽署日,青啤集團待償還債務融資工具余額已達25億元。
轉讓或觸發新機遇
在今年4月份編制的募集說明書中,青啤集團還提到了青島啤酒(揚州)有限公司(下稱“揚州公司”)這一子公司。
截至去年6月末,揚州公司雖然實現銷售收入1.34 億元,凈利潤491萬元,但所有者權益為-5219萬元,尚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況。考慮到該項目正處于建設期,未達到滿負荷生產,暫時出現此種情況并不意外。
但現在,這家公司已經不再直屬于青啤集團,而是歸屬于青島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下稱“松江公司”)。
據了解,揚州公司原本由青啤集團和青島啤酒分別持有80%和20%的股權。去年5月份,青島啤酒與松江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本公司持有的揚州公司20%股權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后來松江公司向揚州公司增資1100萬元,投資比例變更為75%和25%。松江公司后來又于12月份與青啤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400萬元的對價受讓了揚州公司25%的股權,至此揚州公司變為松江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青島啤酒與三得利中國的《事業合資公司框架協議》,松江公司將作為青島啤酒與三得利中國的平臺公司,雙方將各自的目標子公司的股權重組整合到松江公司。上個月,青島啤酒(00168.HK)稱,公司與三得利中國完成組建銷售合資公司及事業合資公司的主要程序。
雙方未來能否實現在上海市和江蘇省全域的優勢資源互補,相互協同?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