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專家認定,我們的全息弱電交換技術在全息樓宇對講系統、社區安防系統、智能小區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要利用好孵化器的扶持政策,爭取早日投產。”11月25日,已成功入住榮成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的全息弱電交換技術項目負責人袁誠,興奮地告訴記者。
不久前,榮成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從威海市政府采購專家庫專門聘請了電子、網絡、經濟等方面的5名專家,對申請入住的全息弱電交換技術項目的可行性、市場前景及稅收貢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論證,在允許其入住的同時,還給出了許多專業的指導意見。
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對接進程,降低創業風險,提高初創企業的成功率,去年,榮成建成了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這一孵化器。整個孵化器分為軟件工程區、生物醫藥區、機電技術區和戰略聯盟加速區四大功能區,包含標準廠房、附屬辦公及配套設施,可滿足辦公寫字、商務洽談、科技研發及生產中試的實際需要。凡經過論證進入到孵化器的企業和項目,視實際情況可享受辦公場地、技術人員安居住房補貼,稅收減免、創業啟動資金扶持、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和行政審批、投融資、財務、法律服務等50多項全方位一站式高效服務。
榮成摒棄“挖到筐里就是菜”的思想,立足產業特點和發展規劃,有目的、有計劃地篩選創業“金種子”。他們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實行專家論證機制,組建起國家、省、市知名專家庫,在項目入住前對項目技術含量、創新能力等進行綜合論證,將那些對地方經濟拉動作用小、技術含量低、缺乏市場前景的項目拒之門外。進入孵化器的項目也并非高枕無憂,榮成為入住項目設定了“畢業時間”,入住一年后,專家審核小組將再次對項目發展和進度進行分析,那些發展無望、后續無力的項目最終將被淘汰出局。
對精心挑選的創新“金種子”,榮成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為他們提供寬松的創業土壤。威海市家和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住榮成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不到8個月,營業額同比增長了160%,其開發的項目榮獲了2013年山東省科技惠民計劃項目示范工程,還申報了2013年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
嚴格的準入和退出機制,激發出入住企業的活力。截至目前,這塊“孵化沃土”已容納了27粒“良種”,與8家企業聯盟簽約,成為榮成經濟轉型跨越的后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