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5日訊(記者 陳偉) 從5月1日開始,新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正式實施,新標準取消了私家車15年報廢的規定,取而代之的是60萬公里的“引導報廢”。記者走訪省城二手車市場發現,由于檢測費用高、購買者少,“大齡車”乏人問津,中介也不敢輕易接手。
劉佳明的桑塔納2000已經開了9年,由于新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出臺,他想趁著政策剛出臺的時候,趕緊把車子出手,但是跑了2個舊車市場,找了5家中介,沒人愿意代理出售這臺“大齡車”。
劉佳明說,2012年的時候,他曾經想把車賣掉,但是賣車信息在網上掛了1個月,也不見有人聯系。“新的報廢標準實施,我以為情況能夠有所改觀。1日、2日,我在濼口、經十西路的二手車市場轉了轉,但是結果讓人失望。”劉佳明告訴記者,中介一聽說車輛已跑9年,就不愿代理。
2日上午,記者來到二環北路的山東濼口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車輛評估師劉女士說,自從5月1日實施新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后,不少“大齡車”車主來咨詢賣車事宜,但是“大齡車”的各項檢測比較麻煩,大家并不是很感興趣。
“跑了6年的車,可一次性通過測尾氣、環評等,價格只需200元,但是年歲比較長的車,可能三四次都無法通過這些檢測,要想通過檢測的話,得找熟人才行,額外需要增加一些費用,最少需要300元甚至更多,賣家嫌貴不愿出!
“代理一臺‘老爺車’,可能10天才能搞定,但是代理一輛比較新的車,兩天就能辦成,我們賺的錢又差不多,何必做些出力不討好的事呢?” 劉女士表示,“大齡車”交易最好是在網上進行,只要車輛沒有出現事故,即使車齡長、行駛里程多,也能出手。
□相關鏈接
《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中規定,私家車將取消15年報廢“生死線”,改為60萬公里引導報廢。
專家表示,對于非營運車輛,行駛60萬公里后將采取“引導報廢”,即倡導“主動報廢”,但只要車輛滿足檢驗標準,依然可以行駛。
此外,《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中還規定:已注冊機動車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后,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應當強制報廢。
如何界定“連續三個檢驗周期”?專家表示:私家車6年之內兩年一審,6年到15年是一年一審,15年以上是半年一審;營運車輛5年之內一年一審;連續三個周期未檢驗合格的話,就在系統內自動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