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昨日關于家長闖紅燈的調查,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很多讀者來電表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時確實沒意識到這一點。同時也有讀者來電告訴記者,其實也有很多家長在身體力行的為孩子們樹立著好的榜樣。譬如,在省城濟南的一些學校門口,就有一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守望孩子上學路的義務“護學衛士”:他們中有“義工奶奶”、有“愛心姥爺”、有“勤奮爸爸”。兒童節前夕,記者走近這些人,聽聽他們的心聲。
昨天中午11點半左右,濟南師范附屬小學的學生陸續走出校園!澳棠毯谩、“奶奶再見”……這些孩子們口中的“奶奶”是馬呈香、張玉蘭、賈秋英、王隆愛四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她們中有3個已經在校門口義務護學了整整7年,她們的孫子、孫女都已經小學畢業升了初中,但這并沒有阻斷她們的義務護學路。身著志愿者馬甲、頭戴志愿者紅帽的馬呈香老人今年66歲了,她站在大門口的北側,護送著孩子們離開。“天熱了,多喝水!”“路上注意安全!”“別打鬧啊,戴好帽子!薄瓕男@內走出來的孩子,馬奶奶都一一叮囑。而在門口的南側執勤的賈秋英老人是四人隊伍里最年輕的一位,今年也有61歲了?匆娨粋孩子帽子沒戴好,老人趕緊上前幫孩子整理帽子,“我是后來才加入到這個隊伍中的,已經4年了,每天就跟上班一樣,每天早上中午都來執勤。不為別的,只要聽到孩子們一聲奶奶好,就開心得不得了!痹谶@個四人組成的“義工奶奶團”中,年齡最大的張玉蘭老人已經70歲了,風雨無阻,7年沒有間斷過,用她的話說,“刮風下雨,越是天不好,我們越要上心”。
外孫女今年畢業“愛心姥爺”將兩邊跑
濟南師范附屬小學的四個“義工奶奶”感動著很多家長和學生,而在濟南營東小學門口,每天都能見到兩個“愛心姥爺”。其中一位“姥爺”叫魏林甲,今年已經72歲了,他的外孫女在營東小學讀6年級!拔沂羌椅瘯某蓡T,雖然沒有要求每天來學校執勤,但因為我是常委,一方面為了多聽取家長們的意見,也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我每天都會在東校區門口執勤!蔽豪褷數耐鈱O女今年就將畢業了,以后是不是還會在此護衛?“這個問題我一年半之前就已經在考慮了,現在家委會也已經培養了新的副主任,孩子即將升入的初中那邊也跟我說過,希望我在家委會工作,但這一邊我確實很舍不得,我肯定會兩邊跑,為孩子們服務。”魏林甲說。營東小學有兩個校區,東校區有個“魏姥爺”,在西校區還有一個“王姥爺”。據了解,這位“王姥爺”名叫王孝勤,今年63歲了,3年來,他每天早上7點多就到營東小學門口當50分鐘的義務“協管員”,時間長了,孩子們都認識了他,每天上學見到他都會親切喊他一聲“王姥爺”。
孩子畢業了,爸爸依舊“站崗執勤”
一般來說,爺爺奶奶退休了,時間寬裕來充當義務“護學衛士”,在濟南的一些小學周圍還有一些勤奮的爸爸媽媽,自己的孩子升學了,這些勤奮的爸爸媽媽,還堅持在原來的小學門口義務執勤。
勝利大街小學門口就有一位這樣的“勤奮爸爸”,這位爸爸姓翟,對記者的采訪他一直婉言拒絕,通過市中交警大隊的民警,記者了解了一些這位“勤奮爸爸”的情況。原來翟先生是一位公務員,他的孩子以前在勝利大街小學上學,他的工作單位距離學校不遠。他每天放下孩子后,就在校門口執勤,然后再去上班。兩年前,他的孩子升了初中,初中上學更早,送完孩子的翟先生就會再回到勝利大街小學門口,繼續義務為孩子們執勤,這一堅持就是兩年。
這些不為回報只為孩子做點事情的義務“護學衛士”們的義舉,正在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現在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我們的隊伍,而且都是個人行為。”義工奶奶王隆愛告訴記者。李捷的孩子也在濟南師范附屬小學讀四年級,“很為幾位奶奶的義舉感動,我們30多位家長開始充當義務執勤員,因為有工作不能每天都來,所以輪流來執勤,也是想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