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濟南市道路扎堆改造,除了和平路,還有很多道路改造涉及綠化問題。不過,記者發現,大樹長在不同道路上,享受的待遇也不同。那么,道路改造時,綠化該如何處理,到底由誰來定?
30日,記者在緯一路看到,經四路到經二路路段正在改造。記者在工程現場了解到,緯一路除了雨污管線、路燈以外,還有路面翻建拓寬。經緯片區作為濟南老城區,綠樹成蔭,那么道路拓寬后,這些大樹又該如何處理?
從現場公示的道路斷面圖顯示,經二路至規劃路段,新建道路將在原先東側綠化帶的東面建設。也就是說原先路東側的樹變成了馬路中間的綠化帶,留了兩米寬度。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道路整修分為單體工程和綜合工程,一般綜合工程才會涉及管線、綠化、路面等。通常情況下,由建設單位也就是市政部門,就路面拓寬、綠化、景觀等方面提出要求,然后再由綠化、設計等單位配合商議、落實。因此,最初的施工設計要求由市政部門提出。那么,對道路整修的要求有何依據?大樹如何處理由誰來定?
就此,記者咨詢了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王俊勝表示,在道路整修設計過程中,綠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都需要統籌規劃,不過具體細節沒有透露。
記者了解到,目前,緯十二路、山大路、和平路、濼源大街、土屋路、緯一路等都在集中施工改造。那么,目前濟南市到底有多少路在整修?有多少涉及綠化問題?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道路整修由濟南市市政局、區市政局等多個部門分頭負責,而濟南市市政局負責的道路被分到各個部門負責,并不了解整體情況。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副局長修春海表示,目前自己負責的整修道路有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