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沁園新居公租房項目仍在進行道路施工。 記者 崔榮杰 攝□記者 崔榮杰
“早上8:15上班,8點鐘起床,都晚不了,每個月房租就50塊錢,住在這里跟漲工資差不多。”3日,已經入住了濟南市孫村公租房的外來務工者白志棟如此描述入住公租房給他帶來的感受。5月20日開始,濟南市首批試點公租房開始領鑰匙入住,濟南市首批公租房住戶正式“誕生”。
入住后每天能省兩小時
雖然入住沒多少天,但談起生活的改變,28歲的外來務工人員白志棟充滿了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來自這些天前后生活的對比。
28歲的白志棟來自濟寧,現在位于孫村鎮的輕騎標致公司上班,已經有四年的工齡。5月20日以前,白志棟像很多普通打工者一樣,每天早晨6點鐘就得早早起床,急急忙忙洗臉刷牙吃完早餐,還要步行15分鐘去坐公司的班車,從市區乘班車到孫村鎮,刷卡上班,乘坐班車的時間達到50分鐘。5點下班后,重復同樣的過程,6點多回到市區的出租房中。5月20日后,白志棟搬入了公租房,生活由此發生了讓他感覺幸福的變化。
首先是每天再也不用起那么早了,所居住的公租房小區離單位只有2站地,15分鐘內就能趕到,所以現在白志棟每天比以前晚起兩小時都不怕晚上班,白志棟說,來濟南四年了,這次感覺生活踏實了。
白志棟幸福的第二個原因是公租房廉價的房租,讓他感覺住進公租房后,“像是漲了工資”。
白志棟說,以前在洪家樓附近租房子,獨自租一套負擔不起,就和別人合租,這樣每月的租金還是600元,但現在平均每人每月租金還不到50元,一個月能省下500多塊錢,住著還穩定,就等于每個月漲了500多塊錢工資。
與白志棟一樣感覺到幸福的還有在山東格致熱工公司工作的宋先生。當宋先生領著一家四口去看房子時,小兒子一句“在這才真正有了家的感覺”的話讓宋先生感慨萬千。
七八年前,宋先生一家從臨沂莒南來到濟南工作,并最終進入現在的公司工作。宋先生的妻子在附近一家小學的食堂工作,兒子和女兒都在上學,學費負擔重,對本來就沒有多少錢的宋先生來說買房成為了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而濟南的公租房,讓宋先生一家圓了住房夢。
孫村公租房已住100多人
3日,在孫村公租房小區物業辦公室,來自附近一家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劉霞前來為公司申請到公租房的員工領公租房的鑰匙。“他們盼了老長時間了,現在終于可以入住了!”劉霞說。
劉霞所在的公司離著孫村公租房只有兩站的距離,總共有30人申請了公租房,多是20多歲的年輕外來職工,在此之前,這些員工都是在市區租房居住,然后每天從市區坐班車趕到孫村鎮來上班,十分不方便。
員工入住的公租房是什么樣?記者跟隨劉霞來到位于108號樓的402房間一探究竟。記者看到,房間里床、桌椅板凳、餐桌、櫥柜、床頭櫥等家具都已經放好,廚房內抽油煙機、灶具、洗菜盆等整體櫥柜都已經安裝好,帶著食物就可以做飯了。三室一廳的房間里每個房間配備了兩個床,還有有線電視接口、寬帶等,房子里已經通了雙氣,真正做到了“拎包入住”。
濟南房管部門介紹,孫村公租房項目是由原孫村舊村改造而來,由高新區財政投資建設,不僅配備了基本家具,而且專門設置了1棟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配套公建。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孫村公租房已經有100多人入住。從5月20日起,開始分鑰匙,隨后各企業的員工陸續入住。
沁園新居本月就能入住
作為濟南市首批試點分配的公租房項目,位于高新區的沁園新居目前已經達到入住條件,高新區房屋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目等待最后綜合驗收,按照計劃,本月就能入住。
3日,記者在沁園新居公租房看到,整個公租房已經完工,紅白相間的外部裝飾十分好看,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后的樓面路面綠化等施工。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來到了C座一單元三樓,查看公租房房間內部的情況。記者看到,該層一共有5戶,房源都是套間,工作人員介紹,C、D、E座以套間為主,每層5戶中一般有4戶為兩室一廳,一戶為一室一廳,AB座都是集體宿舍形式的,其中A座1層18戶,B座一層14戶。
記者注意到,在樓道里,安裝著許多熱計量表,工作人員介紹,小區供暖采取的是一戶一表的形式,且在供暖季不用人工抄表,直接由設備發送到供暖公司,十分先進。
沁園新居位于高新區萊茵小鎮,北臨沁園大街,東側為舜華北路,西側為崇華北路,位于高新區最繁華和成熟的路段,周邊生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