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張春曉 通訊員 朱復剛 報道
本報威海訊 5月23日,在威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大廳里,乳山籍小伙子王輝成在自助服務終端上繳納了養老保險。王輝成對記者說:“有了這個自助服務終端機,我再也不用坐車回老家繳費了!”
王輝成戶籍乳山市,現在威海創業居住,在乳山托管檔案繳納社保費。以往每年到了繳費時間,王輝成都要回乳山,不僅要花錢來回,還得花時間排隊,前后折騰好幾天。而目前在自助服務終端機上,他只需插入身份證或社保卡,就可自助繳納社保費了,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
據記者了解,這種由威海市人社局自主研發的自助服務終端,已率先在我省破解了設區市范圍內的社保異地繳費難題。
因為財政等體制原因,目前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只能在檔案托管地繳納養老、醫療和生育等社保費用,在一個設區市內跨區都無法繳納。而當前人口流動性強,群眾去外地打工或者生活的情況十分普遍,于是,“反復跑、排長隊、久等候”,就成了異地繳費的一大現象。
威海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副主任劉建麗介紹,威海市靈活就業人員有12萬人,因繳費時間集中,高峰期1天曾有2000人排隊,參保人員滿腹怨言,工作人員超負荷工作。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威海市人社局自主研發了自助服務終端,相當于托管地在居住地開設了“辦事處”,從而有效解決了流動人員的異地繳費問題。該自助服務終端主要有七大功能:發布政策、查詢信息、刷卡繳納社保費、參保人員轉賬領取各項社保待遇、指紋確認退休人員生存狀態、自主打印個人社保權益記錄、辦理社保卡掛失與密碼修改等。
自該服務終端今年正式運行以來,威海在全市社保大廳、鎮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和部分醫院共安裝了100臺,還計劃2—3年內再投放5000臺,覆蓋企業、大醫院、金融網點等基層平臺。劉建麗說,如果按照每臺設備可替代一名工作人員計算,兩年內等于增加了5000名基層工作人員,有效提高了業務經辦效率。
威海破解社保異地繳費難題,是全省人社系統開展基層基礎年、行政程序年、作風建設年“三項活動”的實踐成果。從2012年起,省人社廳要求在全省人社系統開展“三項活動”,給予群眾最大的方便,推進信息化和基層平臺建設,加快形成統一、規范、協同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受到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