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考生在考場內奮筆疾書著未來的時候,考場外守候的家長或許都是一樣的坐立難安。這些家長有的來自城市,有的來自農村。
“高考這三天,不算吃飯,花費大概要2400元;而高三一年,光住宿費和輔導費,得花8萬元。”這是6月7日省城山師附中考點一名城市陪考家長給本報記者算的一筆賬。而農村家長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孩子考上大學,家里就有希望了。
□城里家長
考試三天最少花2400元
7日下午,數學科目已經開考20分鐘了,但省城山師附中考點外,陪考家長王傳慶還在向內張望,沒有離開。“考前兩個月很緊張,到跟前了反而不太緊張了。”
王傳慶說,兒子18歲,是山師附中幸福柳校區的一名高三學生,高一、高二時在山師附中本校就讀。“昨天看考場,兒子驚訝地發現考場就是原來的教室,考試位置竟然也是他原來上課的位置。”他告訴記者,對這種巧合,兒子感覺很開心,也不覺得緊張了。
“考前,我給兒子說,天時地利人和,要好好考。”王傳慶說,他家在濟南機床二廠附近,他在濟南高新區一家汽車公司上班,為了陪考,特意請了三天假。“三天假要損失1200多元。”而他妻子的單位專門給中高考考生的家長放了三天陪考假。
因為家離考點較遠,考前,王傳慶特意在山師附中附近一家賓館訂了標準間,每天398元。“租房三天大約1200元。”擔心孩子對環境陌生,影響休息,他們晚上并不住在賓館。“主要是為了早晨來早了,有個地方呆著;中午有個吃飯、休息的地兒;下午考完試,車多走不了,就在賓館休息會兒,等人少了,洗個澡再回家。”
王傳慶說,考試這幾天,兒子一日三餐,全是妻子在家做,他覺得這樣更放心。“不敢讓孩子在外面吃,擔心會拉肚子。” 早晨,在家吃完飯,王傳慶開車將孩子送到考點。而妻子則留在家里準備午飯,做好后坐40多分鐘的公交車趕到考點附近的賓館。
三天高考的陪考成本,王傳慶給記者算了一下,不算吃飯,僅住賓館的費用和個人請假損失,就要2400多元。
王傳慶告訴記者,兒子高三到了幸福柳校區,離家很遠。他索性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陪讀,整整租了一年。“算上供暖費、物業費,花了兩萬多元。”
王傳慶還給孩子報了一對一的輔導班,一年花了5萬多元。“光英語這一學科的輔導,就花了三萬四千多元。”英語課兩個小時,就要330元。
“說實在的,作為父母,投入太多的話孩子多少也會有壓力,擔心考不好。”他說,后來兒子上一對一輔導班時,會問老師,還剩多少錢,還能再上幾次課。“最后我給輔導班又交了一萬八千元時,都沒敢告訴孩子。”
除了金錢方面,王傳慶說,每天要陪著孩子,付出了很大精力。早晨起床后,他要給孩子買好飯,等孩子吃完去上學,再開車去上班。午飯和晚飯,兒子在學校里吃。而晚上7點多,他下班回到住處,還得給孩子做夜宵。
王傳慶考前跟孩子說得很清楚:“大人盡心了,你盡力就行,考得怎么樣,就聽天由命了。”
偷偷陪考,不讓孩子知道
9點15分,記者發現,在濟南市歷城二中門口北側,一位考生母親面對考場,雙手合十,閉目許愿許久。她的丈夫張先生說,此次陪考,女兒并不知道,考試期間也不會與孩子聯系。盡管知道陪考“沒用”,還是想“和女兒一起體驗一下(高考滋味)!”
在一個多小時前,7點30分,徐謙和妻子就陪著女兒來到歷城二中考點,等待入場。
徐謙一家人原本住舜耕路附近,女兒考入歷城二中后,因為不習慣過集體生活,夫妻倆只好在校外租房,就這樣陪她走完高中三年。
8時許,考生陸續入場,徐謙的妻子將女兒一直送到鐵門口,然后手抓著鐵欄桿朝里張望許久,臉上寫滿牽掛和緊張。徐謙相對輕松一些,根據夫妻倆的分工,他負責訂房、拎重的物品和開車接送。
3年前參加中考時,女兒因為緊張,幾乎邁不動步子,由父母扶著進考場。高考前約20天,女兒又因緊張出現嘔吐的現象,徐謙趕緊到醫院開了幾服中藥給女兒。
□農村家長
住旅館一天30元,湊合就行
6月7日,在菏澤學院附中考點,記者遇見一位陪考的父親。看著女兒進考場后,他在附近找了一個石凳,一個人靜靜地坐著,不跟其他陪考家長說話。他告訴記者,自己家離考點很遠,提前一天來到考點,在附近找了一個便宜的旅館住下,“價格還行,一天30多塊錢。”
“我們是農村出來的,湊合湊合就行,再說住得好又能怎么樣,只要考好就行。”他說,“早上來的時候,在學校附近的小攤上隨便吃了兩個餅,閨女很懂事,知道家里不寬裕,也沒要求什么。”
父親說,他忙著打工,女兒一個人在菏澤上學,為了多掙些錢,他很少進城看女兒,“這次我來陪考,女兒老高興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女兒從小自覺性就高,成績也不錯,在學習上很少管她。”
第一場考試結束,和女兒見面后,父親帶著女兒在考點旁邊的露天小攤前坐了下來。不一會兒,服務員就端上來一盤土豆絲和兩個饅頭。女孩大口吃著,父親靜靜地看著女兒。
地攤旁是車流不息的馬路。
女孩笑著說:“爸爸疼我,知道我喜歡吃土豆絲,我已經很知足了。”
三種交通工具,往返150里地
陪考的陳先生說,他家住德州陵縣糜鎮陳輦村,離孩子考試的陵縣一中有70多里的距離。他搭乘電動車、公交車、出租車三種交通工具,歷經兩個小時,只為看孩子一眼,為他加加油。
“從家騎電動車到糜鎮,坐公交車到縣城汽車站,再坐出租車到學校,花了兩個小時。”他今早5點半就從家出門了。糜鎮到陵縣縣城有一段路正在修,本來只要一小時的路程多花了一倍時間。
下午三點,陳先生已經在考場外呆了八個多小時了。“中午孩子和我見了一面,我趕緊讓他回去休息了。”陳先生蹲在陵縣一中門口的樹蔭下,直愣愣地看著遠處。
“我不敢問他考得怎么樣,也不知道在這里干等著能起多大作用,只想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上考場。”陳先生說,等孩子下午考完后,他就坐車回家,第二天再來。
像陳先生這樣,從遠處的村鎮趕來陪考的不止一個。“來了也沒事干,不來就掛心,什么也做不了。”陵縣宋樓鎮高牛村的周建黨來回近200里地,只為來陪孩子吃頓飯。說起孩子,周建黨就止不住嘴,女兒讓他非常省心,平時能考600多分,“讀書才能有出息,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車筐里裝了半個西瓜
7日上午,在濟寧實驗中學的門口,考生田珂的母親在電動車車筐里裝了十幾個鮮亮的蘋果和已經切好的半個西瓜,已經發暗的紅色手提袋里裝了一件土灰色的工作服。“蘋果和西瓜是特意為孩子買的,但是打算只給他吃蘋果,擔心他吃了西瓜會拉肚子。”平常,田珂的母親在長虹市場打零工,因為惦記高考的孩子,一塊肉還沒有絞完,她就匆忙趕到考場外了。
“我們家是李營街道柏行村的,田珂平常都會住校,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他5日回家吃了頓飯,6日就回到學校準備考試了。”田珂的母親說。
母親很擔心田珂高考會發揮失常。“我和孩子他爸沒有正式的工作,田珂又是獨生子,他是我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