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的道路被過往大車軋得面目全非。本報6月7日訊(記者 張泰來 實習生 于學娜) 7日一早,路經歷城區堰頭村的大貨車司機發現,在入村的地方多了一個“收費站”,每車每次收費10元,不交不放行。村民表示,收錢是為了修路,收夠了修路錢,會馬上停止收費。
7日早上7時30分左右,市民韓先生上班途中經過堰頭村時發現,平時暢通的道路,此時竟然在村口堵了幾十輛車,“還以為是發生了事故”,走上前才發現,原來是幾名老年村民在村口設置了升降桿收費,“小車不收,每輛貨車收10元錢,沒有發票,沒有收據。”
當天上午11時,記者沿華山東路來到了堰頭村,在村南口果然設有一個升降桿,幾名村民正攔住過往的大貨車收費,一輛車10元錢,收完給一張手寫收條,充當單次通行證明。
在村東口,同樣有人在收費。記者上前了解情況,操作升降桿的老年村民說,收費是村民們的自發行為,升降桿也是大家一起籌錢買的,這么做是因為村里的路壞了,需要修路,“上面不給錢,修路的錢我們要自己籌,現在路壞了,請從這兒走的大貨車出點錢吧。”
這名村民說,為了少跑路,很多貨車都繞道他們村進出濟南,“好幾十噸的大貨車呼呼地從這兒過,路面怎么受得了?剛修好沒幾年就壞了,那兒出過好幾次交通事故了。”村民指著前面一個坑洼地對記者說,收錢是為了修路,只要收夠修路錢,立即停止收費。
記者了解到,華山東路北頭與同華路西頭在堰頭村相交,同華路又與去往東郊黃河浮橋的道路相通,從村里經過前往浮橋是最短的路。
很多貨車司機選擇抄近道從村里經過,這對村里道路的路況的確影響很大,在村里幾乎看不到直徑超過半米的完整路面。記者數了數,10分鐘內就有六七輛大車從村里經過。
記者就此事聯系了荷花路街道辦事處,一位王姓負責人稱,街道辦已經了解了這一情況,也認為這么做是不合法的,“會及時對村民進行勸阻安撫。”
這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村民們的這種做法也是無奈之舉,“不是想錢想瘋了”,“路是村里人自己修的,修路時大家籌錢、出力都很開心,可來回的大貨車太多,很快就把路面給軋壞了,又籌不起錢修。”希望相關部門能參與進來,幫村民們解決好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