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報記者 孟敏 孔紅星 王洪磊 片/本報記者 陳文進
旱時常斷航,船員“看天吃飯”
韓莊運河西起微山湖口,經臺兒莊,東至魯蘇交界處入中運河,全長42.5公里,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公里。韓莊運河一直是重要的通航河道,但是干旱一直是困擾眾多船家的大難題。遇到降水偏少的年份,運河水位偏低會讓部分船舶滯留,常年行船做生意的人只能“靠天吃飯”。
2012年六七月,棗莊多處現干旱,部分航道水位不足3.2米,為保障河道通航,山東段全面限航,棗莊段的3個船閘均出臺限行標準,主要是限制吃水3.6米及以上、上下行船舶通過魯蘇交界水域;限制吃水3.1米及以上、上下行船舶通過臺兒莊船閘;限制吃水2.9米及以上、上下行船舶通過萬年閘船閘。
“去年7月初,因為水位較低,航道限行,我在這兒等了6天。”來自濟寧魚臺的梅桂萍說,當時她的船滿載貨物,從九江到鎮江,又從鎮江到南京。“正常航行的話,南京至濟寧也就需要一周左右,沒想到快到達目的地時,卻一堵就是6天。”她跑船已經20年了,那次堵的時間最長。
不僅僅是韓莊運河,由于水位低、河道淤積等原因,老運河的許多河段都限制通航,甚至是斷航。比如梁濟運河,曾是大宗貨物外運的重要渠道,但在上世紀90年代,因航道缺水、修建浮橋等原因,梁山至濟寧長溝的航道斷航。此后,該航道成為京杭運河黃河以南最后一段尚未恢復通航的河道。
航道水位低,長江水補給
臺兒莊港航管理處工作人員對一年前的限制通航記憶猶新。他說,當時持續干旱,一直未出現有效降雨,農業灌溉用水量增加,致使主航道水位下降約90厘米,能提高水位的辦法就是依靠微山湖水的補給,但是當時微山湖水位已經接近最低點了,最后也只能限制通航,看天而行。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以后,這種“靠天吃飯”的尷尬境地將極大改觀,其中泵站和船閘立了頭等功。泵站是如何改變斷航尷尬的呢?
記者在臺兒莊泵站看到,5臺泵機齊刷刷地“站著”,統一藍色尖頂、綠色泵身,上下縱貫四層樓,高達17米。工作人員說,遇到干旱年份,航道水位不夠時,這幾個泵機的作用就能顯現出來了。
站區工作人員蘇陽介紹說,因為揚程較高,臺兒莊泵站統一都安裝了立式軸流泵,把旋轉的水流通過導葉體,轉換成垂直方向的水流,這樣就完成了逆向調水。泵站的設計揚程是4.53米,平均揚程3.73米,也就是說,長江水經過泵站后,平均要被抬高3.73米。
“以前缺水的時候,微山湖的水位也很低,根本沒處調水,來往的船只就都卡在這里了,泵站建成以后,可以用這幾臺泵機從東邊提水,輸送到韓莊運河,提高航道水位。”臺兒莊港航管理處工作人員說。
而位于南四湖中部的二級壩泵站,在上級湖和下級湖之間提水。二級壩泵站采用的是臥式泵機,雖然揚程只有3.21米,但是水流量更大,輸水能力更強,對航道的補給作用不言而喻。
“南水北調通水后,運河河道內常年能保障充足的水,一般不會出現雨水偏少導致限制航行的現象。”臺兒莊區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徐俊平說。
水路運貨,比汽車便宜七成多
5月21日,森達美港濟寧區商務部業務員劉肖正在碼頭忙活裝船。“2008年以前這里的河道很小,經過擴挖、修平,成了現在的森達美港,并達到二級航運規模,以后不用擔心水淺斷航了。”劉肖說。
最怕斷航的就是周邊企業。位于嘉祥的梁寶寺煤礦每年都要輸出大量煤炭,雖距梁濟運河只有十多公里地,但因運河斷航,只能將煤炭先用汽車運到濟寧港,再經水運輸出。“水運7分錢,汽運2毛5。”該煤礦人士說,一噸煤炭一公里的花費差太多了。
2007年,南水北調南四湖-東平湖段輸水與航運結合,即與京杭運河黃河以南至濟寧段復航工程相結合,為東平湖至濟寧段運河復航提供了良好契機。隨著長溝泵站、鄧樓泵站、八里灣泵站三個梯級泵站的建起,與之相對應的航運工程也開工,長溝船閘、鄧樓船閘、八里灣船閘三個梯級通航樞紐將先后建成。
而南水北調輸水工程要求保證的最低水位線,也是船舶行駛可接受的最低水位線。
濟寧市港航局航道管理處主任辛顏青說,東平湖至濟寧段運河預計2014年底復航,與此同時,運河沿岸的嘉祥北港、汶上港、梁山港也都在規劃設計中。其中嘉祥祥城北作業區、汶上南旺作業區都將緊靠煤礦,主要是服務于當地煤炭、煤化工產品的輸出。“以前是斷航,以后是繁忙,二者是不可相比的。”辛顏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