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本報A15版曾報道泰安東平正通糧儲公司以稍高于市場價收購,一定期限(三個月至一年)后再付款的形式,從東平接山鎮等地收購糧食,但之后糧款一直還不上。2013年6月19日記者了解到,正通糧儲公司因經營管理不善,出現資金短缺,目前還有約300戶群眾150萬斤左右的糧食款未支付,目前法院已依法對正通糧儲公司資產進行保全查封,將委托拍賣部分廠房,所得償還群眾糧食款。
賣了兩萬多斤糧食
只換來增值存單
“兩萬多斤麥子賣出去一年了,一分錢都沒拿到手。”19日下午,在接山鎮東楊郭村村民張根順家,今年47歲的張根順說起糧食的事,滿臉愁容。
他說,2012年麥收時間,東平正通糧儲公司,到接山鎮各個村莊進行宣傳。
張根順至今還保留著該公司當時的宣傳彩頁。《公司簡介》上顯示,東平正通糧儲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占地51畝,固定資產總投資7000多萬元,是一家“集糧食儲存、飼料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牧企業”。麥收后,公司工作人員到各個村收糧食,約定一定期限(三個月至一年)付錢。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說,“當時他們不管曬沒曬干,別人不收的他們也照收不誤,價格還比市場價稍微高一點,對村民很有吸引力。”
2012年6月18日和6月20日,張根順分兩次將家里的21000多斤小麥賣給正通糧儲公司,儲存期限為三個月,每斤價格為1.03元。對方提供了兩張“儲糧增值存單”,上面記著品名、數量、入庫單價、儲存期限等信息,還附有“年增值率8.4%”字樣。張根順也是東楊郭村賣給該公司糧食數量最多的。“家里兩個孩子,一個讀研,一個上本科,本來想賣了小麥供孩子上學,現在都是靠貸款。”張根順嘆氣地說。
東楊郭村還有不少村民把小麥賣給正通糧儲。“張方軍家4800多斤,張成會家4900多斤,張東齡家7000斤……”張根順粗略算了下,僅東楊郭村就有10多戶村民,總數在10萬斤左右。
糧款沒有結清
公司卻已關門
2012年9月底,張根順家的糧食儲存到期,帶著存單到公司要錢,卻被工作人員以各種理由推脫,公司負責人也一直沒見到。其他村民情況大抵如此。多次討要糧款無果,一些村民到正通糧儲公司大門,仍舊沒找到負責人。
“農村人就靠這點地掙錢,忙活了大半年一分錢沒見著,連幾千塊錢的化肥本錢都回不來。”張根順說,今年鎮上一家面粉廠也到村里來收糧食,政策和正通糧儲公司類似,但不少村民寧愿選擇給現錢的公司,即使價格稍低一些。
2013年6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東平正通糧儲公司廠地。公司的牌子已經看不到,偌大的廠房被一堵墻隔開,一邊為一家飼料公司,另一邊有幾人在收糧食。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正通糧儲公司因資金問題早就關門了,廠房也租賃給他們。
記者又來到東平縣接山鎮政府,黨政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目前正通糧儲公司拖欠村民糧食款問題,已進入司法程序,由東平縣人民法院負責。
拍賣部分廠房
優先償還糧款
2013年6月20日,記者從東平縣了解到,東平正通糧儲有限公司是接山鎮一家具有法人資格獨立經營的企業,擁有三層辦公樓一棟,5個車間,上海申德飼料生產線兩條及其附屬設施。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原企業法人為孟某。生產經營期間,正通糧儲公司因企業經營管理不善,沒有把握好市場規律,出現了資金短缺,企業暫時無法支付群眾的糧食款。目前,還涉及17個村大約300戶群眾150萬斤左右的糧食款缺口。
工作人員說,東平縣接山鎮領導多次約談企業負責人,要求他們多方籌措資金,盡快解決問題,并制定還款計劃,分期償還群眾。除了欠150萬斤左右的糧食款,正通糧儲公司還與其他企業存在債權債務糾紛,目前法院已經依法對正通糧儲公司資產進行保全查封。
2013年6月6日,東平縣人民法院委托山東元宏拍賣有限公司對該公司資產進行拍賣,但因種種原因,第一次拍賣流拍。東平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仍按照法律規定程序進行執行。廠房拍賣所得優先償還群眾的糧食款,廠房拍賣后群眾可憑相關手續到法院領取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