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市7月1日起向弱勢群體發放“三大禮包”,讓他們感受更多的幸福。從當日起,本市將提高低保救助標準;還將把符合條件的新市民納入臨時困難救助范圍,臨時困難救助標準也將大幅提高;此外還將向農村低保家庭發放冬季取暖補貼。
“社會救助是民生幸福的基礎防線,也是民政部門的重要職責。”6月30日,市民政局向全市發布《致民政服務對象的一封信》,推出“三大禮包”。信中提到,本市今年將再次提高低保標準,城市低保救助對象每人每月能多拿60元。
城市低保每人每月540元
“社會救助是民生幸福的基礎防線,也是民政部門的重要職責。”6月30日,市民政局向全市發布《致民政服務對象的一封信》,推出“三大禮包”。信中提到,本市今年將再次提高低保標準 ,城市低保救助對象每人每月能多拿60元。
據介紹,此前本市施行的城鄉低保標準是 2012年7月1日調整的 ,城市低保對象為每人每月480元,農村低保對象為每人每年3000元。為進一步改善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市政府今年又將“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建立農村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制度”列為十二件重點實事之一。自今年7月1日起,本市各區城市低保標準將提高到每人每月540元,農村低保標準將提高到每人每年3420元;同時,建立農村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制度,為農村低保家庭每戶每年發放400元冬季取暖補助。
本市還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城鄉低保殘疾人生活補助 、失獨家庭生活補助 、教育補助和物價聯動等多項分類救助制度。
新市民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另一個大禮包是發放給困難新市民家庭的。本市擴大臨時救助范圍,將新市民家庭納入其中。此外針對全市所有困難家庭、新市民困難家庭的這項臨時救助標準也將大幅度提高,從最高4000元提高到最高10000元。據悉,2011年9月,本市建立城鄉一體的醫療救助制度,取消了救助門檻,提高了救助封頂線和救助比例,實現了救助病種與城鎮和農村基本醫療保險病種的銜接。2012年12月,本市出臺了城鄉困難居民大病醫療“特殊救助 ”政策,擴大了救助對象和救助費用范圍,提高了救助比例。2013年4月3日,全市實現城鎮居民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我們將采取積極措施,確保今年7月1日全面實施新的城鄉低保標準 ,12月份隨低保金一起為農村低保家庭發放冬季取暖補助。”
對以上工作有問題,或者對本市社會救助工作有意見建議的 ,可撥打電話82101999咨詢。 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 王家俊 周建友
解讀
外地戶口符合條件也能享“市民待遇”
制度規定,在本市辦理了居住證后連續居住3年以上、并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納稅2年以上的非青島市戶籍的新市民,因遭遇火災、水災等嚴重自然災害、突發事故,患大病、重病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 ,可以申請臨時困難救助,與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同時較大幅度提高了臨時困難救助標準。全年最高救助標準由原來的 4000元提高至10000元。因患大病、重病家庭,在各類救助后家庭支出的醫療費用明顯高于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不含唯一住房),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的,可以申請臨時困難救助。救助范圍由原來的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擴大到全市城鄉居民。
另一涉及所有低保家庭的民生“大禮包”就是低保提標。市政府決定自 7月1日起,提高本市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具體標準 ,具體為本市市級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540元;市級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3000元,調整為每人每年342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年5400元提高到7200元;分散供養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年3120元提高到3600元;城鄉低保家庭中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城市低保中社會孤老專項生活補助、城鄉獨生子女死亡后未生育且未收養家庭生活補助等分類救助標準也同步進行調整。
全市從7月1日起統一執行新的城鄉低保標準。其中,城市低保標準,各區均執行市標準,四市從之前的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480元。而農村低保標準各市執行市級標準每人每年3420元,此外城陽區、嶗山區、高新區執行標準為3900元每人每年,黃島區、開發區、保稅區為4320元每人每年,均高于市級標準。
據悉,這是歷年來提標增幅最大的一次。調整標準后,市級城鄉低保標準差距由之前的 2.3倍縮小到1.9倍,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低保標準在全省繼續保持最高,并達到計劃單列市城鄉低保標準中等水平,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后將惠及13萬城鄉低保人群。
第三個民生“大禮包”就是為建立農村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制度。此前,城市低保家庭已建立冬季取暖補助制度,農村尚未建立。本市城市冬季取暖補助政策于2004年建立,救助對象是原市內四區城市低保家庭和患大病重病的低收入家庭。目前,城市困難居民冬季取暖補助標準為每戶800元。建立農村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制度,將惠及約6萬戶農村低保家庭。記者 李曉哲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