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升學季。
楊麗最近十分焦慮,原因是她五歲兒子明年就要面臨“幼升小”的問題。原本她的計劃是,找關系交“跨區贊助費”解決孩子上學問題,但沒想到,4月28日,北京市公布了2013年北京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辦法,將嚴禁適齡兒童通過面試考試的方式入學。
這則新聞意味著,跨區入學再次被收緊,而楊麗必須通過購置“學區房”來解決孩子上好學校的問題。
由于這兩年正值“金豬寶寶”和“奧運寶寶”幼升小的高峰期,類似于楊麗這樣的問題普遍存在。而在海淀朝陽等教育優質區普通地段,學區房在三四年間漲了三四倍,有一些業主當年的購房總價放在如今,一平米也買不了。
近期鏈家地產對北京市1000個學區房樓盤進行了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城六區學區房成交均價比非學區房高出約6.8%,而2013年截至目前,學區與非學區房的價格差達到11.2%,價格差距逐漸拉大。
四年翻漲4.4倍
作為教育大區的海淀,學區房密布。
本報走訪位于海淀區的“上地東里”小區,該小區是北京中等水平的學區房小區,建筑年代為95年。如果拋開學區房因素,從外觀上看,這只是一個年代久遠的普通商品房社區。隨處可見垃圾,陰暗的水泥樓道,墻壁到處貼著各類小廣告,少見的長方形戶型,是這個小區的主要特點。
但正因為該小區為上地實驗小區學區房,并能直升北京101中學,該小區單價目前已經突破6萬元/平方米。鏈家地產經紀人李強(化名)指著一套58平米的小兩居房源告訴記者,該套房源總價為370萬,折合單價約為6.4萬元/平方米。
“這是業主要求的凈得價,還不包括個稅等稅費,稅費要求購房者承擔。”李強稱。根據房本顯示,該房源業主房本的購買總價是6萬元(房東于95年購置),這個價錢目前甚至不能買同樣小區一平米。
李強介紹,由于目前該房源出售單價遠超業主當初的購買總價,購房者可能需要繳納17萬左右的“20%個稅”(按照北京市對于20%個稅繳納規定,這套房有可能在建委房屋登記系統能夠查到原值),再加上中介營業稅費等,購買該套房產最好要做出400萬的預算。
而這還并非海淀區的核心區域。記者調查發現,中關村一小附近的學區房一居室單價已經普遍漲到9-9.5萬元/平方米之間,兩居室普遍漲到8-8.5萬元/平方米之間,三居室在7.5到8.5萬元之間不等。這些均屬于相對真實的市場價。
但值得擔憂的現象是,由于業主瞄準了學區房的稀缺性因素,報價還在不斷飆高。記者在鏈家地產二手房系統看到,目前中關村周邊的學區房最高報價已經飆升至13.28萬元/平方米。當然,如同鏈家地產林倩所言,“業主自認為有傾向性的賣高價不能代表市場行情。”
近日,微博上曝出鄰近故宮的一套報價1.3億元、面積400平方米的“學區房”就引起了網民熱議。據傳,購買這套位于景山東街的四合院可以上“北京最牛的小學”。今年3月,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的一套37平方米、報價350萬元的“學區房”就曾被網友戲稱為“宇宙中心”。但最終調查證明,這些均為業主不誠意出售的過高標價。
記者調查中也發現,由于并不急售,有相當一批報價明顯高于市場價的學區房,實際上并不屬于業主誠意出售房產,而是業主試探市場行情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