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速30公里:生死分界點
時速70公里,死亡率達到了90%;時速50公里,死亡率達到了60%;時速40公里,死亡率達到了40%,時速20公里死亡率在10%以下。
時速40公里,算快嗎?可對于人的生命來說,它已經足夠致命了。近日,一份《小轎車的時速與行人死亡概率的關系》研究報告顯示,其中一組數據讓人震驚:當小車時速達到40公里,發生車禍后行人的死亡率就達到40%。在交通事故碰撞速度與行人死亡的關系中,除去極個別的意外情況,30公里/小時是車輛撞擊行人出現死亡的最低時速。
16時至22時最易發生交通事故
哪個時間段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濟南交警支隊通報的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材料中顯示,從時段上分析,交通死亡事故多集中于每天的16時至22時,占總死亡人數的38.02%。事故中隊中隊長楊茂勝解釋,這個時間段發生交通事故較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晚高峰車流眾多,本身發生事故的幾率就較大;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時間段天色變化,逐漸由亮到暗,光線影響司機的視覺,視覺受影響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嚴重交通事故也常常發生在這個時間段。
交通違法行為仍然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首要因素,其中無證駕駛、涉酒交通違法、超速、互不禮讓行為發生死亡事故較多,無證駕駛、涉酒交通違法發生死亡事故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36.9%、15.41%。從車型分析,大中型客車、貨車、摩托車是發生死亡交通事故的主要車型。 (記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