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道拐彎幾乎成了直角
說完這個高出主干道兩米的岔路口,藍先生又帶著記者往東走到了一個車道拐彎的地方。藍先生指著腳下的路說:“這就是新修的到沙子口的路,路是挺好,可是你看看這個車道拐角,這么小,像個直角一樣,偏偏這么小角度的拐彎車道邊上還有個人行道,要是從沙子口方向過來的車走到這兒,往右拐就不怕撞到行人嗎?”
記者看到,藍先生所說的這個拐角,不是一個弧形,而是近似直角的一個彎道,而就在這個彎道上,還有一條人行道。“這樣的拐角為什么沒有考慮用一段弧形來設計?不怕拐彎太急給行人造成危險嗎?”藍先生說。
在路邊小商店,一位司機停車買東西。他說:“這樣的角度很容易劃傷車子底盤,轉彎的時候沒有緩沖,車底盤就容易被路邊的石階劃到。”
除了前面兩個疑問,藍先生還認為,在這個位置,道路中間的分車帶上栽種的景觀植物是灌木也不妥。“這個地方開車從西往東走,走到這里可以往左拐彎,現在這里并沒有紅綠燈,但是卻有一個人行道,分車帶上栽種的這種植物長得很茂盛,原本中間分車帶就高出公路一截,現在上面種植的這些灌木又長了至少三十厘米,這樣一來,開私家車往左拐彎時,就看不到對面的車輛情況和行人狀況,是不是又增加了危險性呢?”
交通局工程師解釋:
已綜合考慮了所有因素
14日,記者就市民提出的問題采訪了交通局李姓工程師——
1 岔路口為什么會高出主路兩米?
“當時在設計的時候我們也現場調研過這個位置,這個地方是個居民區,岔路口東邊就有一棟居民樓,在路程建設過程中,就接到這棟樓居民的反映問題說這層樓的質量差,施工放炮都能把家里掛著的東西從墻上震下來。當時確實考慮過要把高出這兩米鏟平了,但是那樣肯定在施工時會把這棟樓的地基挖出來,對于這樣一座質量一般的建筑會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所以考慮再三決定保持原樣,對于這樣的現狀我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說當時是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做了折中,在修建嶗山路的過程中,這樣的路口不止一個,兩邊地勢高,道路往兩邊一擴,這樣的岔路口一下子就高出來了,這是很正常的。”
2 到了冬天積雪結冰造成危險怎么辦?
“嶗山路現在屬于市政道路,到了冬天會有養路工人對各個路段進行養護,一旦下雪積雪,養路工人會及時用鹽、沙子進行除雪工作,減少天氣對于道路的影響。所以不會發生什么危險,當地的居民也不必擔心。”
3 轉彎處角度過小,沒設弧形車道?
“沒有設置弧形拐彎彎道,是為了督促司機行駛到這里時自覺減速慢行,對人行道上的行人是一種保護。開過車的人都有經驗,拐彎時,如果有弧形彎道,就會開得很快,而如果沒有這段弧形彎道,司機就會慢慢減速慢行。另外,市民反映的這個拐彎處我們現場也去看過了,這個地方沒有阻礙視線的高大建筑,而且這個拐彎的地方會設置紅綠燈來引導交通,所以不用擔心拐彎的車輛傷到行人,而這樣的設計恰恰是為行人提供了保護。”
對于市民反映的分車帶灌木阻礙轉彎視線時,李工表示這個問題并不是他們負責,但會將這個情況反映給負責綠化的市政部門。 文/圖 記者 張鵬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