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 83歲的張聯信已退休20多年,由于酷愛雕刻,張聯信每天都會拿出3個多小時用于雕刻桃核。昨天,聽聞“嫦娥三號”發射升空后,張聯信用木頭雕刻出了“嫦娥三號”以及“月球車”。
據了解,張聯信退休前曾是機械廠的工程師,負責制作工業機械模型,從事了10年的機械模型制作工作。1991年,他從單位退休,一下子清閑下來,老人有些不適應。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張聯信開始琢磨起桃核。而這一切,還源于兒時的記憶。“小時候,吃了桃子,我二叔就會把核留下來,給我們這些孩子雕刻些東西玩,當時感覺挺好的。”張聯信對此印象深刻,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雖然張聯信有鑄模的經驗,但還是第一次雕刻桃核。桃核不僅小,而且質地堅硬,雕刻起來很有難度。開始時,老人也常常因為不慎,弄破手指。要雕刻一個桃核,老人需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要是雕刻復雜一點,有時要刻好幾天。昨天在“嫦娥三號”發射成功后,老人心情激動,特意用一天時間,在木頭上雕刻出了“嫦娥三號”以及月球車的樣子。(記者林彥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