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市確定明年經濟工作六大重點 再辦15件民生實事
確保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投資有保有壓,特別減壓"三公"經費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地位,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力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搶占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全面提升省會輻射帶動力,推進"一城三區"擴規提質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建立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擴大社保覆蓋面并提高標準。
2013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市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在昨天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在全面總結今年經濟工作、科學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為了讓廣大讀者更深入詳盡地了解會議精神,本報就反映會議精神實質的新亮點、新變化做出解讀。
確保經濟有質量的增長
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優化投資 區別對待 有保有壓
在優化投資方面,明年我市將著力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解決好"投什么"、"誰來投"、"怎么投"的問題。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在傳統重化工業、產能過剩和"兩高"產業上狠下決心做減法,在現代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社會事業上下大力做加法。
同時,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投資領域,創新投融資方式和渠道,提高民營經濟和民間資本投資比重。堅持"四抓四不忘",進一步完善招商機制,重點實施以建鏈、補鏈、強鏈為重點的產業鏈招商,確保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引資比重穩健保持。
繼續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220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強化國土、規劃、審批、環保等服務保障,重點推進天岳碳化硅、重汽考格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齊魯制藥、泉城農業公園等一批有規模、有效益、能帶動就業的項目,超前研究策劃一批儲備項目。
拓展增量 消費、出口都不能少
以拓展增量為導向,全力搞好消費、出口兩個市場。更好地發揮省會消費中心優勢,打造外貿轉型新優勢。拓展市外消費增量,充分用好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帶來的人流物流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會展物流和專業市場,實施商品市場開放發展戰略,整合高端商業資源,打造省會品牌消費時尚和人流物流集散中心。
拓展農村消費增量,加快城區蔬菜果品等批發市場整合外遷,在城區外規劃建設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開展鄉鎮商貿中心和農產品產地配送中心建設試點,提高農村消費能級。
拓展新興消費增量,擴大信息消費特別是基于互聯網的新興信息消費規模,創新發展文化娛樂、教育培訓、體育健身等生活消費業態,發揮養老休閑、健康服務等產業消費放大效應,鼓勵新能源汽車等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推進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加快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充分利用濟南綜合保稅區、中日韓自貿區、新加坡(濟南)國際科技城等平臺,推進加工貿易企業由單一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增加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擴大"海外濟南"規模,建設重卡、太陽能、鐵礦石等八個海外產業和資源基地,在非洲、俄羅斯、東盟等境外地區設立濟南產品貿易中心,鼓勵優勢企業將產品貿易鏈延伸到境外。
財源建設
特別壓減"三公"經費
以財源建設為抓手,促進財稅收入持續健康增長。加快優質稅源培育,充分運用稅收政策、財政支出、政府信用三大杠桿,扶持一批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對財稅支撐作用明顯的企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