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菏澤12月27日訊(記者 張理)菏澤市單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就在單縣一帶采集、 漁獵、生息。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的土地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因此菏澤市單縣也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的美譽。
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創造燦爛文化
齊魯網記者了解到,菏澤市單縣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素有“四省鎖鑰,中原通衢”的美稱,位于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的菏澤市單縣有回、滿、苗、 壯、瑤、水、白、藏、蒙古等9個少數民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氏采集、漁獵、生息的休養生息的溫馨家園。
據史書記載,單縣古稱單父,相傳這里因帝舜師單卷所居故名單父。西周時,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為單子國,始建城邑。春秋初屬宋,后為魯國的單父邑,后復屬宋。宋滅屬齊國。秦置單父縣,屬碭郡。西漢時,單父曾為侯國,東漢至三國時,單父先后兩次為侯國,一度為縣王國,后屢變。唐初,單父縣屬宋州,輝州。后唐同光二年,改輝州為單州,州制設在單父城。
菏澤市單縣王衛東書記告訴齊魯網記者,單縣作為“中國長壽之鄉”,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不僅因為單縣為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更是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土地肥沃,水質優良。生活飲用水達到國家標準,縣城西北地下有優質礦泉水層,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空氣清新,大氣質量超過國家二級標準;森林覆蓋率達到33.2%,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6.8㎡。因此菏澤市單縣在2007年獲得“山東省最適宜人居環境獎”,因此菏澤市單縣也成為國內第二個“中國長壽之鄉”。
百善孝為先百歲老人居全國之首
百善孝為先,菏澤市單縣作為山東省首個長壽之鄉,在2012年底,總人口已達120.9372萬人,百歲及以上老人150人,占總人口比例的10萬分之12.4,平均預期壽命78.18歲,高于全國人口平均水平3.34歲。80歲及以上老年人共有3.7萬人, 占全縣老年人口比例的18.4%。
齊魯網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菏澤市單縣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立縣、三產富縣、統籌建縣、和諧興縣、依法治縣、文化強縣”六大戰略,著力打造宜居宜商生態園林城市,加快建設“和諧幸福單縣”品牌,2012年,單縣政府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高達208.9億元,同比增長1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59元,同比分別增長14.27%、14.68%;全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各項經濟指標增幅均高于山東省平均水平。
齊魯網記者了解到,菏澤市單縣對全縣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400元長壽補貼金, 90至99周歲的老人高齡補貼金足額發放,并建立21個敬老院,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實行每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查體,通過及時建立電子檔案,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動態觀察和管理,確保老人在敬老院頤養天年。
菏澤市單縣王衛東書記告訴齊魯網記者,“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是一張含金量很高的綜合性社會名片,也是社會發展的評價標尺,能夠獲得這一稱號,是對單縣自身價值的一次提升,更是單縣今后寶貴的無形資產,對打造魯蘇豫皖四省科學發展高地、建設宜居宜商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美麗單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大力挖掘和傳承以“長壽文化”為核心的“善德”文化,既是為“中國長壽之鄉”加快打造“和諧幸福單縣”新品牌,更是為深入貫徹學習科學發展觀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推動單縣全民生活建設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