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濟南“掛驢頭賣狐貍肉”一則新聞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驢肉的安全再次牽動了島城廣大市民的神經,島城的驢肉市場如何?12月29日,本報記者兵分多路探訪了即墨、萊西、黃島和市區等多家農貿市場,發現市場上賣驢肉的比較少,由于驢肉和豬羊牛肉相比起來是“小眾”,島城驢肉多數是“自屠自賣”,不少殺驢賣肉的人“兼職”開飯店。據了解,島城目前沒有大規模集中式養殖驢的現象,市場流通的驢肉產品多半是從外地進的,年前私屠濫宰的行為增加。由于無定點屠宰點且檢驗檢疫不完善,島城驢肉監管比較難。
檢疫證明“有時候有”
29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山市場,在市場外的一條小路上,找到了一家不起眼的肉店 ,驢肉是該店銷售的肉類之一。
“驢肉在外面的冰柜里,今天早上剛進的,是從膠州拉過來的。”店主說,每斤35元。記者看到,冰柜里放著一大堆肉,外面還帶有灰色的皮。店主稱,他們家銷售的驢肉大多供應一些飯店 ,這些驢肉在屠宰前都經過檢疫。當記者想要看驢肉的檢疫合格證明時,店主貓腰進到小屋,翻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隨后,店主找出一張此前的驢肉檢疫證明,上面潦草寫著產地“ 高密”,目的地“青島”,右下側還有獸醫的簽字以及一個寫有“山東省高密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公章。但是該證明上并沒有寫明簽發日期,生產單位和檢疫標志號一欄也是空白。
上午11時,另外一路記者來到市北區人民路一農貿市場采訪,一賣驢肉的攤主稱,新鮮驢肉33元一斤,需要從外地拉過來,最快也得第二天一早才能到貨。當記者詢問驢肉是否經過檢疫時,攤主笑著說,“驢肉還得檢疫?你放心,肯定保證是驢肉,不會用別的肉造假。”
現殺的活驢沒檢驗檢疫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即墨、萊西等地。“今天早上剛進了幾十斤驢肉,早就賣光了。”即墨文化路一市場的一名攤販告訴記者。在即墨普東采訪時,一家肉店的老板說,因為平時要驢肉的并不多,“所以我們一般都是進了臘月門之后才殺驢賣驢肉,那個時候多。”
記者了解到,青島用于屠宰的活驢多數是從外地進的。在即墨普東附近有兩家驢肉銷售點 ,這兩個銷售點也都自稱是現殺現賣。采訪中,一家銷售點的老板透露,青島沒有大規模養殖活驢的,他們屠殺的驢都是從德州或者是河北進的。
記者在黃島區鐵山路采訪時,從市民口中了解到,以前有的飯店會在街上直接現殺活驢,許多市場上的攤販也會這樣做。市民董先生說,他家附近現在就有現殺活驢的,因為當地的驢肉館比較多,殺驢的也大多是驢肉館,這些現場殺的活驢并沒有檢驗檢疫,運過來就直接當街屠宰。
低價熟驢肉最好莫下口
“一般新鮮驢肉不好造假,熟驢肉容易造假。”采訪中,南山市場外賣驢肉的店主告訴記者,有人認為用馬肉或騾子肉代替,他覺得不可能,“馬肉比驢肉也就便宜一兩塊錢,用這個造假并不劃算,而且賣馬肉的比賣驢肉的還少見。如果是用其他肉來代替的話,需要用到各種香精。”這名店主稱。
曾經營過一家小型超市的呂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她經常到批發市場采購一些熟食和醬肉,“有一種包裝成袋的醬驢肉賣得還挺好的,真空包裝,一袋是半斤,批發價是 4塊錢多一點,零售賣6塊多錢。”呂女士稱,她曾經拆開一袋這種醬驢肉嘗過,“味道還挺香,里面的醬肉像是碎了之后壓實的……你想想五六塊錢買半斤熟驢肉,還有這種好事?”呂女士說,之后她就再也沒進過這種醬肉。
一家醬肉店的老板邵先生稱,面對低價的熟驢肉時,市民最好不要輕易購買,更不要輕易進食。
島城尚無管理機制
記者隨后聯系了青島市畜牧獸醫局,一位工作人員稱,根據《青島市畜禽屠宰管理條例》,屠宰的畜禽應當有產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運載工具消毒證明,屠宰的豬、牛、羊應當有免疫標識;畜禽屠宰前和屠宰后應當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進行檢疫,并對檢疫結果負責;經檢疫合格的畜禽產品,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并加蓋或者加封檢疫驗訖標志,經歷這些程序,畜禽產品才能確保安全,最終上市流通。然而,記者了解到,該條例所稱的畜禽只是指豬、牛、羊、雞、鴨,并不包括驢。
“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青島市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集中式養殖驢的現象,也沒有對于驢的定點屠宰場。而農村地區對自養的畜禽自宰自食的并不在條例管理之列。”青島市畜牧獸醫局一位工作人員稱。
對此,青島市政協委員張亦青告訴記者,要盡快填補“小眾”畜牧屠宰的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從源頭上來堵住這些“漏洞”,不能讓一些違法分子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