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舉官不究"這句老話要是用在當下政府部門的回復里,就變成"神回復"了。近日,歷城區鮑山街道梁王村村民反映,村里的石河有污水直排河道,當相關記者就此事咨詢環保熱線,卻得到"有舉報我們才去查"的回復。8日,"神回復"工作人員被作出停職、停薪處理。
記者探訪
被舉報的污水直排口是濟鋼的總出水口
6日,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播出了題為"濟南工廠排污至小清河傳惡臭"的新聞報道,記者遭遇"神回復",接舉報熱線的歷城區環保局工作人員稱有舉報才去查。7日,本報時評A3版刊登快評《環境治污不能患上"舉報依賴"》。
"抹黑了我們多年來一點點工作積累,給環保部門造成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歷城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查證市民舉報情況,8日10:00,記者隨市環保局、歷城區環保局來到市民舉報污水直排地點,發現污水直排口位于濟鋼工業區石河上的梁王橋,遭到舉報的污水直排口是濟鋼的總出水口。
濟鋼能源環保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排水口確屬企業的總排水口,但在排至河道前,廢水均已經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進行處理,達標之后才排放。"所謂管道排污,污染河道的說法并不符合事實。"該負責人稱。
事件處理
"神回復"員工8日被"雙停"
歷城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7日夜間,該局緊急召開局長辦公會,核實該熱線服務人員確實存在工作態度不端正、業務素質薄弱、責任心不強的問題,沒有嚴格按照熱線處理工作程序進行操作,對反映環境污染問題的舉報人回復了不負責任的言語,造成惡劣影響,決定對相關工作人員予以停職處理,并要求該工作人員寫出深刻檢查,停職期間停發全部工資,"雙停"時間自2014年1月8日開始。
記者從歷城區環保局獲悉,該局將進一步完善熱線接處警責任制的有關制度、程序和措施,下一步將精心組織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并適時聘請市環保局與濟南市12345服務熱線工作人員現場授課,以提升業務人員素質能力和服務群眾的理念,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部門回應
直排河道的黑水撈上來并不"臟"
記者在梁王橋上看到,河道里有大面積的黑色淤泥,河道里的水看起來很渾濁。然而,當市環保局工作人員用小桶將河道里的水打上來后,記者發現,水桶里的水并不像肉眼看到的那么渾濁,相反,卻顯得有些清亮,聞起來也沒有異味。
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處負責人稱,河道里的水之所以看上去不干凈,是由于河道里積累了不少淤泥,使得人們的視覺產生了誤差。"我市對包括濟鋼在內的全市31家重點廢水監管企業均已安裝了24小時在線監控系統,每兩小時記錄一次數據。"該負責人稱,環保部門平時還會派人定期或不定期對該排水口進行人工巡查,確保該企業污水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