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復旦大學某教授涉嫌學術抄襲一事,引起社會強烈關注。與此同時,山東省社科院研究員王其俊作為《中國孟學史》的主編,因涉嫌抄襲多位學者的著作,遭到北京、廣州等地學術界人士指責。被抄襲學者已致函山東省社科院,等待其做出回應。而王其俊也因此事,落選正在籌建的孟子研究學會的理事。

被抄襲頁數多達45頁
山東省社科院研究員王其俊主持的課題,多次獲該省重點課題,其主編的著作也曾獲全國計劃單列市出版社社科優秀圖書二等獎。然而,這樣一位學者主編的《中國孟學史》,最近卻被學術界人士指出大量抄襲。據了解,《中國孟學史》有100多萬字,由山東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刊印。北京大學儒藏研究中心李峻岫博士發現,該書第十三、十四章竟大量直接抄襲她的《漢唐孟子學述論》,被抄襲的總頁數多達45頁。
李峻岫還發現,該書除了抄襲自己的作品外,還大量抄襲其他學者的作品。例如,書中第312-313頁抄襲徐國榮的《名士精神與漢魏之際孟子地位之沉浮》第74-76頁;317頁抄襲董洪利的《孟子研究》第166-167頁;301-302頁抄襲徐國榮的《名士精神與漢魏之際孟子地位之沉浮》第71頁;第十七章有關周敦頤、歐陽修、二程及其后學、蘇轍等章節,又大量抄襲張荷群的《北宋孟子學案》。
根據李峻岫反映的抄襲情況,華南師范大學周熾成教授仔細核對兩書,發現她的指責全部屬實。周熾成說:“該書共一百多萬字,確實是一部巨著。不過,除了存在大量抄襲的嫌疑外,還有質量差、缺乏孟學特色等問題。”
李峻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她已于本月6日給山東省社科院發函,要求其做出回應。她表示,將根據回應情況,再考慮是否采取其他方式維權。
抄襲者落選孟子學會理事
王其俊所編孟學巨著涉嫌抄襲一事,在學術圈引起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孟子研究學會秘書長梁濤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正在主持一項國家社科基金的重大課題,也叫“中國孟學史”。得知王出了《中國孟學史》一書,他當即把它推薦給課題組成員。“當時只想了解、學習王的研究成果,并不知道它有抄襲現象。課題組成員李峻岫閱讀后,發現該書竟大量抄襲她的著作。她把抄襲的情況列了一個表,并給我寫信表示憤慨。”梁對照兩書后發現,“《中國孟學史》的確實有非常嚴重的抄襲,不是正常引用文獻,也不是一頁兩頁地抄,而是一字不改地大量抄”。隨后,梁把這封信轉給課題組所有成員,“大家都感到很震驚、很氣憤!抄襲嚴重到這個地步,讓人很痛心”。
梁濤還透露,本打算把王其俊列為正在籌建的孟子研究學會的理事,出現抄襲事件后,學會多位成員認為王已不適合作為理事。
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法規規定,剽竊他人作品屬侵權行為。然而,這些法規都未明確“剽竊”的判斷標準。有學者表示,是否抄襲剽竊,主要依靠業內人士的經驗判斷,這些經驗通常來自對學術寫作規范的理解與把握。 (記者 黃亮 實習生 梁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