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月13日訊(山東臺 叢麗麗)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報道,2013城市PM2.5污染排名昨天出爐,濟南位居第七。去年以來,尤其冬季,霧霾已經成了濟南的常客,昨天是周末,因為霧霾,山東境內多條高速路段實行交通管制,市民出行又到影響,醫院里也是人滿為患。
濟南PM2.5污染排名全國第七
泉城濟南,一直有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霧霾到來,大明湖隱去了身影,泉城幾乎變成了“霾城”。
濟南市民:“我現在沒事我都不出來,出來干嘛。沒事在家唄這空氣不行,這空氣污染太厲害了!
濟南市民:“對這樣的霧霾天有點失望,不過這也是一個特色,我們旅游從來沒碰見過這種天氣,算是霧中旅游!
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 于麗娟:“霧和霾雖然看起來很像,但是成分不一樣,霧的成分都是水,但是霾中懸浮的都是灰塵和細顆粒物。”
自今年國家環保部發布74個城市空氣質量數據后,濟南就成了污染嚴重“前十名”的?。不僅僅是濟南,現在霧霾已經肆虐全省,就連東部沿海地區也難以幸免。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山東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陳建民做了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實驗。
山東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陳建民:“這就是我們今天剛剛采到的霧水樣品 你看看里面非常黑,像醬油一樣!
因為大霧,11日早晨7點多,京臺高速長清段崮山收費站北兩公里處發生一起七車追尾事故,一人死亡,兩人受傷。霧霾不僅影響到我們的衣食住行,更恐怖的是,它正在吞噬著人類的健康。每逢大霧天,濟南各大醫院急診室里都會人滿為患。
濟南市民:“因為變天,孩子直接性的肺炎,我是過敏性的哮喘,哎呀 憋得上。”
醫生:“先是因為天氣變化導致的這種病毒感染,然后可能會激發一些細菌感染,因為外面這種大霧的天氣,這種霧中會集結一些灰塵,和一些污染物,這種小的東西如果被吸入人體氣道那么影響是非常大的!
天災人禍 霧霾的三大源頭
這些霧霾究竟從何而來?通俗地說,就是“天災人禍”,過于穩定的大氣活動,再加上不斷排放的污染物,形成了惡性循環,要不是強冷空氣和大風天氣降臨,霧霾很難得到緩解。
濟南環境監測中心站工程師 李敏:“主要的污染物就是顆粒物,我們常說的PM2.5,PM10主要的來源就是揚塵、燃煤和汽車尾氣。像裸土、道路揚塵、建筑工地揚塵…燃煤的話,冬季取暖季 火電、熱電加大產量,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增大!
濟南熱電廠:“南郊總廠現在每天的用煤量大概在1200到1300噸!
有數據統計,濟南一個供暖季大約要消耗440多萬噸煤。放眼全國,電力、建材、鋼鐵、化工、煉化五大行業消耗了80%的煤炭,排放了80%的二氧化硫和近90%的氮氧化物。
山東省政府參事、政協常委 鄧相超:“我們的工業當中,煤作為燃料的還占了很大一塊,所以我們國家的城市當中霧霾天氣PM2.5的含量應該是工業當中的燃煤貢獻了很多很多!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 黃少安:“但是一到執法,一到進行關閉,一些污染企業的時候,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一種變相的保護,就不愿意,因為影響他的GDP增長!
治理霧霾 人人有責
因為持續出現重度污染天氣,11號,濟南市再次啟動重污染天氣三級響應。那這種霧霾天還能持續多久?今后如何減少這種霧霾天呢?
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 于麗娟:"最近沒有強冷空氣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為了扭轉“防治霧霾只靠風吹”的局面,從根本上根治霧霾,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0月,山東省出臺了《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濟南市也從去年11月開始實行城市揚塵集中治理、黃標車禁行和淘汰、油氣回收治理等等。其實防治霧霾天氣,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起一份責任。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 黃少安:"包括我們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人能做很多事來減少這個污染!
濟南環境監測中心站工程師 李敏:"重污染天氣的時候,大家可以乘坐綠色交通工具出行。"
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但是能真正做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還有不到二十天,就是春節了,一個更老的話題又被不斷提起,那就是——燃放煙花爆竹。
濟南環境監測中心站工程師 李敏:“去年初五那天PM2.5的趨勢圖,初五下午四點到晚上11但,上升很快,迅速上升,可見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據濟南環保局統計:去年春節期間空氣質量:輕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1天、重度污染3天、嚴重污染1天。尤其集中燃放鞭炮的地區出現極其嚴重的空氣污染。因此,今年濟南市環保局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在春節期間不要燃放煙花爆竹,過一個環保、健康的綠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