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挖華山湖和北湖,打通小清河到大明湖間的航線,大明湖-小清河通航工程從公 布的那一刻,就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然而昨天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受資金等 因素限制,工程至今仍未動工,部分早已拆遷土地常年閑置成了戶外廢品收購站。

閑置數年幾成大雜院
按照濟南市規劃,濟南大明湖與小清河通航工程,新航線南起大明湖北側,利用現有西濼河至膠濟鐵路北側后設船閘,向東北方向開挖新航道,穿過北園大街,沿水屯路西側至小清河,全長2.3公里。為實現通航,將開挖一條“中濼河”,并且在小清河附近開挖一個占地400多畝的北湖,主要集中在歷黃路以西,順河高架路以東,小清河以南,水屯北路以北。同時北湖周邊也將同步開發,成為集商務辦公、商業休閑、居住生活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
規劃出臺后,立刻成為了濟南市民熱議的話題,負責拆遷工作的天橋區政府以及建設方濱河集團負責人也都多次表示,將盡快啟動通航工程建設,然而轉眼間數年過去了,工程卻始終未取得突破性進展。2013年記者曾多次前往北湖開挖片區探訪,當時部分地塊已經拆遷完畢,由于長期閑置,雜草叢生,建筑垃圾隨處可見。閑置數年,如今儼然成了一個“大雜院”。
屢次測量、凍結不見動工
“怎么說呢,感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自從北湖工程規劃公布,我們家已經被測量了無數次了,戶口也凍結了,結果呢,還是沒動靜。”昨天上午,在水屯北路歷下區房管局一單位宿舍,居民劉大哥提起北湖開挖工程深有感觸,因為北湖開挖及片區開發,他隔段時間就會收到居委會通知,配合測量或者凍結,但最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有相同想法的遠遠不止劉大哥一人,居民劉霞因為兒子上學將房子租了出去,自從知道要開挖北湖的消息后,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小區打聽情況,久而久之連房客都有點煩了。為了少跑路,劉霞養成了讀報的習慣,每天在報紙上尋找北湖工程的相關信息,可惜始終沒聽到確切消息。“各部門都說正在準備,正在規劃,可是從來不說開工日期,沒實質性進展。”
雖然總是不斷失望,對于未來的房屋改造以及北湖公園建設,居民們還是滿懷希望,有人甚至已經開始攢錢,準備未來在附近購置房產。“按照報紙上說的,開發后這里肯定繁華,我準備除了回遷房再買一棟給兒子。都準備好了,只盼著他們早點開工了。”已經在小區內居住了20年的孫大娘說。
進展:工程最早上半年動工
1月10日,濟南市市長楊魯豫在作政府報告時表示,2014年將啟動華山湖濕地和小清河連通工程。
濱河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北湖工程前期規劃、探測工作已經結束,進入招標階段,爭取上半年找到合適的開發商盡早開工。“這是一項細致工作,除了考慮開發商經濟實力外,還要考察他們的操作能力,保證工程開工后不會出現變故。”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市民關注的華山湖工程拆遷工作也已接近尾聲,周邊市政道路已開工建設,拆遷完畢后就將開工。
1月7日,天橋區區長李洪海在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要堅持以拆遷促建設,全力加快濼口、徐李、北湖、藥山等片區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