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的、便宜的房源,一打電話就是已經租出去了,第二天再登錄網站,仍然有剛更新的相同的信息。”近日,市民李先生發現,已經租出去的房子總是在租房網站不停地更新,電話打過去后,房產經紀人會適時推銷其他房源。
當打過去電話之后,房地產經紀人總以種種理由推托說房子已經賣了。既然已經賣了,為何還要繼續發布?
優質房源總是“已售”
根據李先生的指引,記者在趕集網找到一家名為濟南瑪雅房屋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發布的建設路的一套房子,發布信息是兩個小時以前,當記者打過去電話時,經紀人楊先生說:“這房子早就賣出去了。”面對記者為何是剛發布信息的疑問,他稱“我都已經辭職好長時間了,可能是系統自動更新的吧。”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的虛假房源不在少數,租房信息此類情況更多。同一款房子掛在網上,每天都在更新,當客戶撥打過去電話后就會被告知房源已經沒了,然后再推銷其他房源。
究其原因是利益驅使
記者調查多家中介公司得知,掛上這些“優質”房源都是有一定講究的。位于建設路的一家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現在業內競爭非常激烈,如果按照房子的真實情況發布到網上去,很快就會有同行介入,想盡各種辦法去“撬房源”,從而加劇競爭。“我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她表示,現在網絡端口的容量越來越大,為了排名靠前,只能不斷變著花樣去把同一套房子發成不同的房子。
從事多年房產中介的小張說,吸引顧客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按照客觀的情況去發布房源,點擊率和電話會大大減少,吸引不到客戶,所以會在發布時修飾和夸大房源。甚至用同一張圖片發布同一小區的房源,一旦有客戶咨詢,就可以“剛簽了合同”、“已經交了定金”、“房主不賣了”等理由推托,轉而推薦其他類似房源。
無資質中介占七成市場份額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濟南中介公司太多了,一些打印店、小商店、報亭都兼做房產中介,濟南市目前大大小小房產中介公司將近2000家,可是真正有資質的才600余家。沒有資質的中介公司占到了市場份額的70%以上。不但中介公司缺乏經營資質,很多中介公司的房產經紀人也缺乏職業證書。
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房屋中介的辦公條件比較簡單,僅僅是一間租來的鋪面。“中介公司基本上是‘小成本買賣’,注冊資本較少,只要公司的注冊范圍內有房屋中介這個行業就行。”一位業內人士說。
雖然2013年12月,有35家房產中介承諾“不發假房源”,但面對房產中介大軍,力量顯得很是薄弱。濟南一些房產中介也曾推出“發現假房源可獲百元賠償”的承諾,但這個龐大的市場如果想徹底凈化還需一定的時間。
相關鏈接
四招教你辨別虛假房源信息
第一,大部分的網友在網上選房時會與同小區,同面積,同戶型的多套房進行比較,那么在同樣一套房子的情況下,選價高的。同樣的一套房子,樓層一樣,面積一樣,價格有差距,這其中的高價最有可能是房東的真實價格,其他低價肯定是虛假的,只是為了吸引您的電話。
第二,可以通過房屋的室內照片看出問題。虛假信息有一種可能是把其他房子的室內照片發到這套房子的信息里面,那些只有衛生間、廚房的而且沒有臥室或客廳圖片的信息肯定就是假的,因為廚房衛生間都基本差不多,關鍵還要看客廳和臥室。又或者網絡上看起來精裝修的圖片,而價格卻與市場價持平或者低于市場價,則該房源很有可能為假房源。
第三,看戶型。戶型圖格局及朝向應與文字描述相匹配,如戶型圖顯示為北向兩室一廳,而描述中為三個臥室或陽光充足,則多半為虛假房源。
第四,如果通過上述方法還不能辨別一套房源的真實性,建議網友通過詢問房屋的相關細節,觀察經紀的回答與反應,同樣是可以辨別出虛假房源與否的。例如,答非所問,詢問A房情況,經紀卻極力推薦B房;追問A房細節,經紀卻告知A房有諸多缺陷,轉而推薦B房;經紀回答A房由于業主原因看不了或剛出售,轉而推薦B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