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今日報道》報道,前段時間,湖南等省份出現嬰幼兒打過乙肝疫苗之后死亡的事件,一度把生產疫苗的深圳康泰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近日疫苗事件有了正式的調查結果,調查顯示近期各地報告的17例疑似預防接種后新生兒死亡病例,已明確與接種疫苗無關。
疑似接種后新生兒死亡 或因過敏性休克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通報乙肝疫苗事件最終調查結果:近期各地報告的17例疑似預防接種后新生兒死亡病例,已明確與接種疫苗無關,1例重癥患兒已康復出院,不排除疫苗引起的異常反應,很可能是過敏性休克。
雖然疫苗風波有了明確的結果,但排除了疫苗本身的質量問題后,到底有沒有必要接種疫苗、如何安全接種又成了家長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專家介紹說,接種疫苗的確存在很小的風險系數,但不接種風險更大。比如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就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人群,其中新生兒時期感染乙肝病毒最危險。而根據國家的乙肝免疫策略,要求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
山東醫生稱接種疫苗很有必要 最重要是保證接種安全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張莉說,“這個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的最經濟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在人群中進行相關疫苗的接種,能夠大大的減少,甚至能夠完全控制住這種疾病的發生”。
疫苗作為預防疾病的一種方式,接種十分必要。而疫苗事件的調查報告中提到,這幾起新生兒注射疫苗死亡事件的原因,不排除疫苗引起的異常反應,很可能是過敏性休克。也就是說在疫苗本身沒有質量問題的前提下,怎么樣保證接種安全才是大家最應該關心的。
大夫介紹說,要保證疫苗接種安全,首先要保證疫苗的存儲安全,現在即使在普通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也都會配備專門的疫苗存儲設備。
疫苗本身合格,不代表接種疫苗完全沒有風險。在疫苗接種前,大夫一般會對孩子進行有效檢,篩除一部分不適合接種的,或者暫時不適合接種的孩子,減少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
過敏期寶寶不適合接種 家長須注意觀察
千佛山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張莉說,“比如寶寶正好處于過敏反應,比如身上有蕁麻疹,或者有嚴重的濕疹,我都建議暫放,或者通過治療,等過敏狀態好了以后,再進行接種。像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控制的不是很理想,我們接種疫苗的時候,我們會建議他,不要選擇這種口服的脊髓灰質炎的糖丸”。
接種完畢之后,一般大夫會讓家長觀察半小時,在確定孩子沒有不良反應后才能走。而且接種疫苗后幾天也有一些“禁忌”。張莉說,“2小時以內,家長也要注意觀察,有沒有疫苗的一般不良反應。比如說體溫高啊,接種局部有沒有硬結啊,有沒有紅腫啊。我們都建議家長,這三天以內,嚴密觀察,盡量的不洗澡,對保持接種部位的干燥清潔,這個是家長可以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