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在前段時間談到公益與慈善,他說兩者不同。不同之處在于,公益不是看捐了多少錢,公益是要喚醒人的愛心,它的核心思想是喚醒良知。而慈善是給予,是良心,有所善行。
看今天的媒體平臺,公益宣傳無處不在,而包含了慈善,真正有實現價值的公益有多少?
我們來說說溫暖與《溫暖2013》。
在我的記憶中,會有這樣的片段,因為別人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而熱淚盈眶,這毫不夸張。溫暖,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才會感覺到的溫度。它暖在心里,更會在你的靈魂深處,感受到“善”的強大力量。
《溫暖2013》便是帶著這樣的“溫度”,在春風中吹響號角,一支由“愛”組成的大部隊邁進那片留守、貧困的土地,去播撒愛心、希望。菏澤定陶、安丘柘山、臨沂平邑,每一站,汗水與淚水像雨滴一樣一頭扎進腳下的土地里,有汗水,是因為我們怕做的不夠好,有淚水,是因為那一雙雙明亮透徹含著渴望的眼睛。這些可愛的孩子,他們不怕繁重的農活,不怕深不見底的貧窮,他們最怕的是和父母分別。思念被歲月悄無聲息的掩起,最終匯成洶涌的潮水,在深夜一次又一次地拍打著他們柔軟脆弱的心。
關愛,不單單是提供物質幫助,在個人與社會共同進步的時代,更注重精神上的關愛。如何讓兩者兼備,讓這次關愛行動更具意義,是我們一開始就思考的問題。有幸了解到山東省少工委的一項品牌活動《心愿直通車》,活動以關愛少年兒童,實現心愿為主旨。那么,《溫暖2013》與《心愿直通車》的強強聯合,解學校之需,應兒童之愿,實現了三所學校,共一千多名小學生在物質與精神上的雙幫扶。
可以說,愿意做、堅持做公益的企業,它的企業文化一定有“仁愛、博德”的思想。一個有愛的企業,必將走的更遠、更高。
法國作家雨果說:“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文/許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