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小鳥一樣飛翔在天空,我想和魚兒一樣暢游在水中”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純真的夢,他們渴望自由自在的成長,他們喜歡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我們這樣形容他們“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上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他們有一個專屬名詞,他們叫“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生活或許非常獨立,但是內心卻總有幾分難以表達的孤獨。
有這樣一個小男孩,早年父親因病去世,然而失去父親的痛苦還沒等淡去,一次事故又奪走了母親的生命,讓這個孩子小小年紀變成了失去雙親的孤兒,年邁體弱的爺爺奶奶無力照顧,只能將他托付給姑姑,孩子雖小,但卻懂事,姑姑養育自己不易,小男孩從小自立,用承擔家務來表達對姑姑的感激。我想孩子是天真而又善良的,他懂得報恩,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感激,我想孩子也是無助的,沒有了父母的關愛,心中無盡的思念和痛苦與誰說?有這樣一個小姑娘,長得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小的個子,黃黃的頭發,總是一副無辜的眼神看著我們,看起來那么瘦小那么柔弱,但是從弟弟上幼兒園開始,這個瘦弱的小姑娘不僅扮演了姐姐的角色,還扮演著媽媽的角色。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也在離家較遠的一處診所幫忙,小姑娘從小就和弟弟在寄宿制學校上學,她和別人不一樣,她臨鋪不是讀小學的小同伴,而是上幼兒園的弟弟,因為她要每天照顧弟弟的生活,從睜開眼睛開始,她給弟弟穿衣,帶弟弟洗漱,帶弟弟吃飯,弟弟是她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故事聽起來有些讓人心酸,或許真的是老話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柔弱的肩膀便能幫父母挑起家里的擔子。還有這樣一個男孩子,高高的個子,有點小壯實,話很少很少,他的生活無比簡單,每天都是起床、做早飯、照顧年邁的爺爺、上學、回家、做飯、照顧爺爺……他的生活中似乎缺少某些部分,細想缺少的是父母,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短則一兩個月回一次家,長則半年,他已經習慣了不需要父母的照顧,他也習慣了照顧自己的同時照顧好爺爺,只有在學校里,在打乒乓球的時候,才能看到他難得露出的笑臉。生活對于他來說,或許只有他喜歡的乒乓球才是他快樂的寄托,除此之外都是對學習、對家的“義務”。
小鳥電動車《溫暖2013》活動先后去了菏澤定陶、濰坊安丘、臨沂沂南,發現了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也帶我們走進了這群留守兒童的世界,去探知他們的內心,我們招募大學生志愿者,我們尋找愛心企業,我們去關注,去行動,去關愛這群缺少父愛母愛的孩子。我們用微小的行動去牽起這群孩子的小手,去溫暖他們的心,也一起感動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次活動我們與山東省團省委心愿直通車偕行,愛心企業天津泰豐小鳥電動車業有限公司和我們一起伸出溫暖的大手,幫助這群需要關注的孩子實現他們的小小心愿,并且根據每個學校的情況,小鳥電動車為每個學校配備設施,提高這群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小鳥電動車堅持他們“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原則,關注教育、關注弱勢群里、關注留守兒童。
這些行動讓我們溫暖了這群孩子,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溫暖,充滿了愛。
每個小孩子都是家的開心果,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在中國2200萬留守兒童中需要我們去關愛的還有很多,讓我們伸出我們的大手,去溫暖孩子們的心,去溫暖你我的心,讓孩子們的明天都充滿希望!(文/欒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