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重要的是戰勝自己的心態。”來自云南的雪花隊員朱紹卿一直這樣鼓勵隊友,最終也成就了自己的巔峰時刻。9月25日12點35分,雪花勇闖天涯的兩位勇士李果和朱紹卿成功登頂未登峰的主峰,5075米!這不僅標志著本次“挑戰未登峰”活動的圓滿成功,也意味著這座人類從未登頂的未登峰,從此有了新的名字。
雪花勇者的巔峰時刻
9月24日,沖頂前一天,一夜大雨。凌晨4點,海拔4000多米的大本營亮起了燈,收拾行囊,測量血壓,沖頂隊員們的緊張心情,與帳篷外的如注大雨一樣,在雪域高原之上徘徊激蕩。一個多小時后,分成三組的29名隊員全部離開大本營,向著未登峰主峰發起沖擊的隊伍漸漸消失在夜色的雨幕中。
這是經過數日的高海拔攀巖及翻山徒步訓練之后,由高山領隊劉勇選拔出來的沖頂隊員,在心態、器械操作能力、平衡力、體力和團隊配合意識等方面都更為出色。出發前,高山領隊劉勇表示,“本次沖頂的難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我20年的高山向導經驗,恐怕只有極少數人能成功登頂。”因為相較于攀登過的山峰,未登峰的所有信息都是未知,攀登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也無法預料。走上高聳料峭的雪山刃脊之后,無法回頭,也無法安裝保護裝置,大家只能互相依靠,相持前進。
愈攀登,愈艱難,能夠接近主峰的隊員越來越少。未能參加沖頂,以及不斷下撤回來的隊員們,圍在大本營的帳篷中,屏氣凝神地聽著對講機隨時傳來的訊息。最終,來自四川的李果和云南的朱紹卿成功登頂未登峰主峰5075米!當這一喜訊傳來時,大家的歡呼聲通過對講機響徹整座山谷。
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呼嘯的山風也難掩登頂的喜悅。李果在沖擊未登峰的攀巖途中,曾在一個垂直的巖壁上無法動彈,幸而有領隊的指導和隊友們的保護,才堅持到最后的登頂。他感慨而激動地說:“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專業的戶外攀巖活動,今天能成功登頂,要感謝隊友們、教練和工作人員,這個機會是大家給的,所以我們登頂不代表個人,而是雪花勇闖天涯的所有人。”
永不止步的勇闖天涯
從9月17日麗江集結時的互不相識,到9月28日患難與共的依依惜別,挑戰未登峰讓雪花勇闖天涯這個大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兩名隊員成功登頂的背后,更是整個勇闖天涯團隊的勝利。“雖然有很多人沒能最終登頂,但在最危機的時刻讓出機會、先行撤退,才能成就最后的登頂!”領隊解釋道。
為期12天的挑戰未登峰,有淚水,浙江女隊員邱琳直言當時快哭了,“懸在半空的緊要關頭,只能看自己能否經得起這樣的考驗”;有恐懼,來自天津的趙渤掛在濕滑陡峭的巖壁上,“恐懼之后是無限的成就感,不敢相信自己做了這么了不起的事”。對于大部分隊員而言,每一次艱難險阻中步履維艱的前行,無數個想要撤退卻依然堅持的信念,所有未曾經歷且不斷突破自我極限的體驗,本身就是一次屬于他們人生的“未登峰”挑戰。
在詩人汪國真的筆下,“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雪花勇闖天涯的風霜雪雨和懸崖峭壁,無不見證了勇士們的一身剛強。而勇闖天涯也早已超越了雪花啤酒的品牌推廣活動本身,成為了當代人自我挑戰、永不服輸的人生態度。
成功登頂后的慶功會上,雪花啤酒的領隊表示,“前進的路上永遠都會有新的挑戰,有勇闖天涯的精神,我們的腳步就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