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業力量指導山東馬拉松熱
談起近年來的“全民健身”熱潮,自然避不開目前國內的“馬拉松熱”, “馬拉松熱”是2015年全民建設領域的熱詞,2015年,僅田協注冊在案的跑步賽事數量就激增到130場左右,一年當中平均每3天就有一場馬拉松賽事上演。隨著馬拉松賽事審批權的全面放開,更多的商業賽事、草根賽事、眾籌賽事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共同造就了一個“奔跑的中國”。
據楊謙主任介紹,目前,除東營,臨沂,泰安,煙臺,濰坊等地已經有馬拉松賽事外,還有部分地市在規劃本地馬拉松賽事,山東城市“馬拉松家族”將會越來越龐大。
11月15日,“金玉山杯”2015臨沂國際馬拉松鳴槍開賽,賽事舉辦的同時,山東省田徑協會馬拉松委員會正式成立,成為全國各省市中第一家由官方協會指導的馬拉松委員會。新成立的馬拉松委員會作為山東田協管理之下相對獨立運營的機構,肩負起指導、服務、宣傳我省馬拉松運動的多項任務。據山東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楊謙介紹,馬拉松委員會的成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規范馬拉松市場,指導賽事舉辦,指全民參與。
“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和企業看好了馬拉松賽事的前景和市場,都想著辦賽事。可是這個賽事舉辦有很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嚴苛的,比方說賽道安排、交通疏散、服務人員、藥品、飲水、服裝等等,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督導指導的話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隨著賽事的增加,辦賽門檻的清晰與辦賽資格的審定成了擺在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規范馬拉松市場,讓馬拉松真正成為全民健身的途徑是本次馬拉松委員會成立的重要意義。
關于指導全民參與方面,楊謙主任這樣介紹:“現在的馬拉松分為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參賽者如何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選擇自己適合的賽道也是一門學問。大家現在都是參與熱情很高,對于這里面的專業知識基本都不了解,只是隨著潮流的參加。這個馬拉松協會的成立在這一方面也是為大家提供專業的指導,讓這些體育界的專家、學者,從專業的角度指導大家進行馬拉松運動,從而讓大家真正喜歡上這項運動。”
對于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楊謙主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賽事如何辦?賽事何時辦?賽事在哪辦?擺在體育工作著面前的問題還有很多。如何能像國外的賽事那樣做到人人參與、有序進行和傳承發展?這樣的思考還將產期伴隨著馬拉松協會的每一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