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勝景,與泉相依,與水相連,與山相伴。漫步眾泉匯聚的大明湖鄰水的街道,如同走在古今時光交匯的邊緣,平靜的水面,錯落的林木,灰色的古建筑,創意獨具的小橋流水,鏤空的街墻,古色古香的候車廳,與街道連成一體的寬闊水面,以及由近而遠層層傳遞的現代化高樓,還有樓盡頭蔥翠欲滴的遠山,構成了一幅立體的水彩畫。
有山有水的濟南具有一種外柔內剛的美。濟南比較有名的泉有72眼,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泉藏在街巷深處,掩映在山林之中。漫步在這些泉水周圍,感受到的是自然的豐美與神奇,讀到的是綿綿不絕的精彩故事,聽到的是歷史前進的動人足音。這些活的泉水滋潤著濟南的過去,更搖曳著美麗的現在,昭示著美好的未來。有了這些水的陪伴與眷顧,濟南成為溝通南北,東拓西進的通衢要道。
這樣的水不但孕育了魅力獨具的自然風貌,也賦予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內涵,打造與錘煉著靈秀的泉文化。隨著時間漫漶而流淌著的美麗泉水,也流淌與傳遞著風采卓越的多彩文化。從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到五龍潭、珍珠泉、黑虎泉等泉群,再到泉水聚合的大明湖,有水的地方就有文化。從古建筑,到詩詞墨跡,每個風物的上面都蒙著厚重的歷史煙云。自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等許多文學大家都曾到過濟南,并留下了自己的文化足跡,寫下了映照千古的華章。而濟南更誕生了大詞人李清照,流傳較廣的當屬她的成名作《如夢令》。
公元1099年,即北宋元符二年,十六歲的紅妝少女李清照用一首《如夢令》震撼了北宋京都:“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從此,李清照如一輪明媚的新月,照徹文壇,而文壇也因為她的出現,多了一絲亮麗、柔美與浪漫的色彩。李清照的成名作,正是取材于她在故鄉濟南章丘明水鎮百脈泉、蓮子湖中司空見慣的溪亭、藕花、鷗鷺。是泉水豐沛、美麗綻放的濟南,滋養了她的精神世界,賦予了她女人的柔美與詞人創造的靈感。
拂去歷史的煙云,美麗的泉水經歷了世事滄桑,正在由觀而用。黑虎泉的泉池旁邊,建了專供市民取水的水管,方便了市民取水。他們要用這甘洌的水燒水做飯,釀造美好生活。黑虎泉的東面是泉水浴場和泳池,柔軟的細沙鋪滿浴池,悄悄等待夏日的來臨。免費泳池開放以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進來。
泉水是濟南的,也是中國和世界的。它給了城市生命,也讓大明湖和趵突泉聲名遠播,在歷史的長河中與眾多名人的書法、古跡一起熠熠閃光,F在,美麗的泉水正在提上申遺的日程。我們有理由相信,美麗泉水孕育了這座城市,也必將給這座城市的未來帶來更多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