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寧5月5日訊(記者 岳茵茵) 貧困的家庭,母親患有關節炎,沒有勞動能力;弟弟患有精神病,每年要花萬余元治病;品學兼優的姐姐張倩因家庭貧困錯過了大學校園,只好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卻又患上了白血病。5日,梁山義工協會的義工們走上街頭,為張倩募集善款。
5日上午10點,梁山縣水泊中路與人民中路交匯處,30多名義工用期盼的目光看著每一位走過的路人,一遍遍地講述著張倩一家的不幸命運。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大人抱著孩子往捐款箱里投幣,老人用顫巍的手從兜里掏出錢來捐,還有一個小學生把自己的存錢罐拿來,當場捐出所有的錢,滴滴泉水匯成愛的河流。
53歲的張祥芹是張倩的父親,他站在現場,眼里一直含淚。他家在梁山縣楊營鎮劉普橋村,妻子患關節炎多年,全身關節嚴重變形,連基本家務都無法操持。張倩23歲的弟弟張令瑞,14歲上初中時患上抑郁癥,認為同學在背后說他壞話,畢業前幾天病情加重,連畢業證都沒拿到。至今患病九年,每年醫藥費就要一萬多元。
張倩上學時一直品學兼優,曾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吉林大學,但因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學費未去上學,只好打工補貼家用并照顧母親和弟弟。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一個噩耗令這個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2012年10月,張倩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雖然張倩已經配型成功,但高額的手術費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是天文數字。
目前,張倩依靠服用藥品格列衛維持病情,一盒藥就要兩萬多元,這對張倩一家來說無疑天價。現在,張倩已經斷藥十多天了。最近一次檢查,張倩的白細胞指數只有0.7,正常人卻是4-10個單位。2012年,張倩一家申請了低保,梁山縣民政局送來5000元善款,今年又送來了9000元。
梁山縣義工協會的成員聽說這件事情后,和齊魯拍客梁山站的網友,先后兩次來到張倩家中,決定要發起一起募捐活動。“了解到張倩家的情況后,成員們先是自己捐款,后來大家決定要幫幫這個貧困的家庭。”梁山義工協會的會長周傳剛介紹,在得到梁山縣團委的支持后,他們才走上街頭,為張倩募捐。截止到5日下午6點多,共為張倩募得善款11574元。
張祥芹含著淚說:“謝謝大家,謝謝每一個幫助我們家的好心人。”他說,6日一早,他和女兒就要帶著錢去省立醫院看病了,希望這次的檢查結果不會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