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在遼陽西路與勁松四路路口附近,一位老人橫穿馬路想要穿過一處護欄缺口時,不幸被車輛撞上身亡(本報5月8日曾報道)。5月10日上午,相關工作人員來到車禍現場旁,將造成隱患的護欄缺口補上。護欄重新裝好了,老人卻再也回不來了。對于近期熱議的“中國式過馬路”,有網友接受調查時建議,可以在某些事故多發路段對亂穿馬路行為進行處罰。
遼陽西路六處缺口補好了
7日遼陽西路發生老人被撞事件后,記者以及附近一些居民向有關部門反映了護欄缺口問題。10日上午,青島廣源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修補缺口。
車禍所在地是遼陽西路上行人亂穿馬路的“重災區”,缺口比較大 。工作人員從車上取下新護欄,和兩頭的護欄固定在一起,很快就裝好了。
“只可惜,老人再也回不來了。”附近居民劉女士提起7日的車禍,不斷嘆息。她說,近幾天鄰居間都在談論那位不幸的老人,如今護欄缺口重新裝好了,對打算亂穿馬路的人是最好的提醒和保護。
記者在現場看到,遼陽西路與勁松四路交會處以西,另外的五處護欄缺口都補上了。而過了遼陽西路與勁松四路交會處往東,兩個變電箱中間的護欄缺口依然存在。這里為何沒有修補?“那不是我們的工作范圍。”青島廣源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那應該是嶗山交警負責。隨后記者將問題反映給了嶗山交警,工作人員表示會前往處理。
經常是補好這處拆那處
“經常修,這已經修過很多次了。”負責護欄維護的青島廣源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對缺失的護欄很頭疼,一星期至少到遼陽西路上修補一次。據介紹,該公司負責的是市內三區道路的護欄維護,而遼陽路是其中問題比較突出的 。經過多次維修,工作人員也想了不少辦法,“原本裝護欄是用螺絲擰上,很容易被拆開,今天的護欄都是用電焊焊住的。”
附近居民孫先生也告訴記者,這附近護欄缺口很多,而且經常變換位置,補好了這處拆開了那處,“其實有不少口子就是住附近的人開的。”這些缺口走起來的確省勁,不少老人看到也從這里走,但其反應能力、身體條件各方面都不如青壯年,遇到危險很可能躲不開。記者在探訪中曾看到,大多數缺口的護欄都被扔在一邊,都是拆了不久的,也有一些被拆下來不見了蹤影。
記者9日上午曾進行調查,發現從松嶺路路口到福州北路路口一共有14處大缺口,到了10日,六處護欄缺口都被補上了。不過,孫先生認為,焊上護欄也不能解決問題,“我估計,很快還會打開新的缺口。”
護欄失蹤,交警無奈報警
遼陽西路上的護欄問題曾給交警部門帶來不小的困擾。據媒體報道,2013年初,市民多次反映遼陽西路與勁松三路路口護欄缺口問題。為此,交警部門進行調查,還向當地派出所報案。隨后,警方介入調查,了解到拆除護欄是市民為了方便過馬路,不是偷竊;而從破壞護欄的經濟價值上,也無法定性為損害公共財產,因此抓到當事人也只能批評教育。同時,這種行為不會對交通工具造成顛覆性破壞,因此不屬于破壞交通設施罪。
對于拆護欄缺口這一行為,居民認為其動機很明顯,就是圖方便。“為了自己舒坦就拆護欄,后面還要有人給重新裝上,這樣做肯定不對,應該重罰!”市民王先生說,實際上這是一種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如果覺得設置不合理,應該向有關部門反映 ,而不是自己動手“開路”。
破壞護欄者,可依法拘留
遼陽西路上的護欄缺口被補上后,路兩邊的行人基本上都會通過人行橫道或者地下通道過馬路。但在洪山坡小區附近,記者看到一名女子竟然爬過護欄,躲著過往車輛穿過了馬路。對這些禁而不止的行為,交警也很頭疼。
一名交警告訴記者,《道路交通安全法》76條明確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第2款還規定:“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數行人和機動車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并非只有機動車方才會構成交通肇事罪。根據相關法規條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對于破壞護欄的行為,山東海康律師事務所的楊濤律師表示,根據交法第九十九條第七項規定,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處15日以下拘留。“當然這需要抓到現行,否則處理起來就比較難。”楊律師說。
亂穿馬路該不該罰,你怎么看?
43名受訪者中,支持反對者各占一半
近日,杭州、南京、北京等多個城市相繼出臺措施 ,通過罰款整治行人過馬路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這些措施的出臺,基于這樣一個事實:闖紅燈屬于交通違法行為。有相關人士認為,闖紅燈與醉駕一樣屬于交通違法行為,只要堅持從嚴管理,注重教育,假以時日,所謂“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少。對于過馬路處罰這種措施,市民有怎樣的看法?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5月10日 ,記者通過本報企業QQ800096663進行了調查。
共有43位市民參與了調查,幾乎所有的受訪者均認為,亂穿馬路這種行為“很不好”,不但給行人帶來安全隱患,對機動車駕駛員來說,也是一種安全威脅。平時經常開車的徐女士就曾遇到亂穿馬路的行人,有時候差點發生碰撞,“我開車時,對那些闖紅燈的車以及亂穿馬路的人很害怕。”
但在該不該處罰上,市民觀點分歧比較大 ,不少市民覺得,通過罰款進行治理,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值得一試。也有不少市民并不認同。“一上來就罰款不合適,應該多宣傳,同時盡量改善交通設施,只有在方便行走之后,才能考慮罰款。”市民于先生認為,很多地方的交通設施設置得不科學,要讓行人完全按照指示來走是強人所難,罰款也只能在設施完善的情況下進行 。
還有不少居民提出了一些建議。“這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在事故多發路段設置顯眼的指示牌,提醒司機可能有行人穿過。”劉女士認為,對于一些上了年紀的行人,應該多考慮一下他們的感受。另外有多位市民提出,可以選擇性地進行處罰,“讓闖紅燈的人看看那些事故現場 ,接受一下教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事故多發路段對亂穿馬路的行為進行處罰,這些地方都有著血的教訓,受罰者比較能理解執法者的良好動機”。
最后,記者統計了一下支持罰款和反對罰款的市民人數,支持者有21人,反對者有22人,大約各占一半。
地下通道熏人,因附近無廁所
5月9日記者在遼陽西路與勁松四路路口附近探訪時,發現一處地下通道狀況很差,里面有一股濃重的臭味,燈光照明也很差。當天,記者將這一問題反映給了市政服務熱線。
10日上午,青島北政市政工程養護建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來電話,他表示,接到反映后,他們已經前往現場進行查看,“這條通道每天都會有人進行保潔,所以里面倒沒有什么垃圾。”然而,里面的確是有臭味,但這個問題不好解決。“附近沒有廁所,所以才有人到這里來上廁所。”
至于燈光暗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有三盞燈亮,近期內將再增加三盞燈。
文/圖 記者 韓小偉鮑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