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夾死的蜂王
此時的民警一邊對老人進行尸檢,一邊對蜂箱的來源進行調查。調查中,民警獲悉,在老人尸體被發現的不遠處,有一個養蜂點。
這起案件要取得突破,得從蜂箱的來源下手。民警和周圍的群眾來到了這個養蜂點。
養蜂點離老人死亡地約600米,這個養蜂點剛來臨清市10天,養蜂人老家是河南開封市農村。
養蜂人老申今年58歲,此前他的蜜蜂在安徽安慶市采油菜花蜜,根據花期需要,10天前,由安慶市來到臨清市采槐花蜜。因放蜂需要,一大早老申就起床拾掇蜂蜜。
民警來到了現場。“你是這里的放蜂人吧,你家的蜂箱有沒有丟失?”民警開始試探著詢問。
“對,我是放蜂人,蜂箱丟失?沒有吧。”老申說。
從安慶一車運來67個蜂箱,這些蜂箱擺得遍地都是,突然詢問老申有沒有丟蜂箱,老申還真就一時難以答上來。
“沒有丟嗎?你再仔細看看。”民警說。聽到這話后,老申仔細打量起了蜂箱:“咦?好像這個地方少了個蜂箱。”此時的老申突然發現在他的帳篷前的東南側,似乎少了一個蜂箱。他吆喝兒子過來,幫著自己數一數蜂箱。爺倆忙活了一陣子,發現此前從安慶來時有67個蜂箱,現在只有66個了。
這讓爺倆也覺得蜂箱少得有些異常。“確實是少了一個蜂箱。”老申說。“這樣吧,你跟著我過去看看,那邊發現了一個蜂箱,是不是你家的。”民警說。聽說不遠處發現了蜂箱,老申和兒子就跟著民警急匆匆走去。在現場,讓這爺倆想不到的是,這里躺著一具尸體,而尸體的旁邊也確實就是自家的蜂箱。
更讓老申驚訝的是,在倒地老人的身上竟然落著萬千只蜜蜂的尸體。老人的身上全是蜂刺。
老申說,他這一個蜂箱里面有3萬到4萬只蜜蜂,如果這些蜜蜂不是受了侵害,絕不會從蜂箱里出來攻擊人類。一個人怎么受得了上萬只蜜蜂的圍攻?
在現場老申發現,這個裝有三四萬只蜜蜂的蜂箱,因為這些蜜蜂群起保護家園不受外界入侵,整個蜂箱里只剩了1萬只蜜蜂,也就是說其他2萬只蜜蜂“已捐軀”。
老申在現場擺弄了半天蜂箱,沒找到箱子里的蜂王。蜂王到哪里去了?他和兒子又擺弄了半天,才發現蜂王竟然被夾死在了蜂箱當中。
按理說,哪怕是蜂箱被電動車載著,也不至于將蜂王夾死呀,養了大半輩子蜜蜂的老申判斷,這個蜂箱極有可能被摔過,不然的話,蜂王不可能被夾死。
不希望發生的悲劇
幾只蜜蜂的蜂毒能致一個成人死亡?
老申說他自小就養蜂,養了40多年,至于幾只蜜蜂能蜇死一個成人,這要看一個人適應蜂毒的能力。“有些人被兩只蜜蜂蜇了,就有可能死亡。”老申說,“有些人被5只蜜蜂蜇了,可能也死不了。”
事實是,養蜂這些年來他載著他的蜜蜂轉遍了大半個中國,從沒聽說過一個人竟然遭受上萬只蜜蜂的攻擊,身上留下了數百個蜂刺。
“任何一個人都承受不了數百下蜇。”他說,當時他見到死亡的老人時,“連肚臍眼上都是蜂刺”。
死亡的老人是誰?經過大量走訪和調查,警方很快查到了死亡老人的身份:死者,孫某某,62歲,之前是臨清市一家國有企業的職工,現在已退休,家住事發地不遠處。一個退休的老人,為啥在午夜時分跑到老申的蜂場挪蜂箱?
在調查中,民警了解到,孫某某的家里也養了多箱蜜蜂。從出租車司機所目擊的“蜂箱落地,慌張中往車后座上拾掇蜂箱”以及老申所發現的“蜂箱跌落而致死蜂王”這些證據,不難推測,孫某某是在偷了蜂箱載著回家的過程中,蜂箱跌落在地。
老申說,他家的大蜂箱都是由兩個小蜂箱組合而成的,這些蜂箱一旦從電動車上落地,蜂箱勢必分離為兩部分,這種情況下蜜蜂很快飛出,孫某某命喪萬千個蜜蜂尾下也就不足為奇。
青年路派出所所長李秀軍接受城市信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警方尸檢后沒有發現孫某某遭遇人為他殺的證據,可以確定的是孫某某死因是被蜜蜂所蜇。
孫某某死亡后,警方在調查孫的家人時,孫的家人曾稱孫生前有高血壓史。一個退休的老人因為夜偷蜜蜂不當,遭受了蜜蜂的圍攻而死,這在臨清傳遍了大街小巷。
有知情人推測,孫某某偷蜜蜂的目的可能是覺得老申的蜜蜂走南闖北采多類花粉,這樣的蜂種勢必好,將這樣的蜜蜂帶回家和他家里的蜜蜂交尾后,可以繁育出質量好的蜜蜂,才動了歪念頭,將目標盯上了外地來臨清的老申。
孫某某下葬之后,孫的家人沒有與老申正面接觸過,老申也沒有去過孫家。老申拿著手里的15張共150元錢的臨清市城建監察大隊收費票據說,他從外地來臨清放蜂,是向當地交了管理費的,是正當合法經營。
從異地來臨清放蜂,這已是老申連續來的第13個年頭。一個事實是,老申幾乎每年都來臨清,他家的蜂箱幾乎每年都被偷。
“如果他確實需要蜜蜂,他來向我要,我送他一箱又如何?”老申說,“一箱蜜蜂價值2000多元,好的可能賣到4000元,可人命比一箱蜜蜂值錢呀。”
文/ 圖 信報特派臨清記者 王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