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徐明艷 張俊杰
□記者 孫芳芳 報道
本報6月3日訊 鮮梨是煙臺保鮮水果出口的拳頭產品,占煙臺口岸出口水果的1/5,占全省的1/10。2013年1-4月,煙臺口岸共出口保鮮梨482批、9697.5噸、1052.0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3.9%、28.8%和36.8%。
“今年出口形勢總體不錯,各方面數據都挺好。”萊陽城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客川介紹,今年前4個月公司總出口量為800多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左右。
劉客川認為,一方面是去年整體氣候比較好,所以梨的品質比較高。另一方面,隨著煙臺鮮梨在國際市場上逐漸打開局面,口碑也越來越好,受到越來越多國外客戶的認可。
據了解,為促進煙臺鮮梨出口,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采取了多種措施,對部分誠信度高的企業探索實行無紙化管理模式,提高通關效率。
□延伸調查 煙臺鮮梨高端市場占有率不到3% 專家稱,自身質量安全體系與國外要求存差距
□本報記者 孫芳芳
煙臺鮮梨雖然出口量大,但是高端市場占有率偏低。目前,煙臺鮮梨97%以上出口到印尼、泰國、菲律賓等檢疫要求相對較低的低端市場,對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檢疫要求相對較高的高端市場出口量占比則不到3%。
“因為高端市場標準比較高,現在咱煙臺鮮梨主要去往一些低端市場。”萊陽城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客川介紹,他們公司的鮮梨主要出口到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并且有自己的品牌——“月亮船”。
煙臺檢驗檢疫局水果科專家分析,煙臺鮮梨難以進入高端市場,主要是由于自身質量安全體系與國外要求存在差距。近年來,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高端市場在保持以往苛刻的檢疫要求基礎上,又對農藥殘留等檢驗標準提出限制性要求。
“目前,煙臺鮮梨種植業仍然停留在農戶個體經營基礎上,對國際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國外質量安全要求等信息知之甚少。”劉客川說。
一方面,各國對進口水果的檢疫限制日益嚴格,另一方面,爭取國外解禁工作投入大、周期長,且回報率難以預料,企業很難承擔;因而,新市場的開拓難度越來越大。
據了解,持續供應市場的品種有限,也是限制煙臺鮮梨出口的一個因素。目前煙臺出口的鮮梨主要是從韓國、日本引進的黃金、新高、艾宕等中熟品種,上市時間比較集中,早、晚熟的品種不足,持續供應能力差,這就直接削弱了鮮梨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