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旅行的夢想,每個人都夢想一場遠行。只是有的人出發了,更多的人則被牽絆住了。”說這話的是一位正在行走全國的年輕人“哥哥”。他們一行三人3月9日從浙江蒼南縣出發,開一輛面包車,邊擺攤邊周游全國,他們自稱行走的“擺客”。5月25日他們抵達濟南,這是行程的第31站。
三個年輕人為夢想遠行
故事的主角是三個年輕人,哥哥(高搪意)、飄飄(陳唯友)和祥子(陳祥)。
26歲的哥哥年齡最大,出發前他有兩份工作,“一個月能賺五六千元。”哥哥說,自己是個比較獨立的人,是一個滿懷理想的“老”男人。飄飄,24歲,大家口中的偽文藝青年,是一家琴行的老師。而年齡最小的祥子只有21歲,原本在外企做業務。
一年多前,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靈溪鎮一家琴行,三人相遇并逐漸熟識起來。
一天,在上班坐車的路上,哥哥突然有了邊擺攤邊周游全國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每人拿出了一萬多元的積蓄,買了一輛二手五菱面包車。剩余的錢,買了全套戶外裝備,還購進了兩千多盒明信片,隨走隨賣,賣完了家人會給他們再發貨。
為了完成夢想,他們辭掉工作,于3月9日啟程。哥哥負責導航,飄飄和祥子輪流當司機,三個人一輛車,開始了周游全國的旅程。
兩頂帳篷住遍城市公園
5月25日,他們抵達濟南,大明湖、英雄山、泉城公園他們都住過。為了省錢,他們晚上便在公園里搭兩頂帳篷,下雨了就找亭子。
隔五六天他們會去住一次賓館。“其實,我們住的賓館條件還不如帳篷。”哥哥說,住賓館主要是為了洗澡,給手機、相機充電。
哥哥說,他們規劃了三條路線。先往北,直到漠河,就像候鳥一樣,天熱的時候到北方。8月到達漠河后,再從中線返回海南,12月份左右到達。然后從海南到西藏、新疆。
路上遭人白眼也有溫暖
旅行帶來的,不僅是見識、歡愉,還有痛苦和磨練。
露宿公園,附近的公廁便是他們的洗刷間,刷牙、洗臉,甚至洗衣服都在公廁內解決。“剛出來時,南方有很多小河,我們就在河里洗澡。”哥哥說,一路上手機、相機還有音箱充電是最大的問題。為此,他們帶了5個移動電源。
就算這樣,每次吃飯,都要拿3個手機,甚至搬上音箱去充電,然后再灌上4大瓶熱水。為此,他們受過不少白眼,然而一些熱心人的理解與幫助,讓他們覺得格外溫暖。
一路上體驗越來越多,朋友也越交越多。很多人圍觀、羨慕,甚至有不少人想跟他們一起走。很多人索要電話、QQ號,他們索性把QQ號碼都寫在了車門上。
他們擺攤擺得很藝術
旅行中,吃飯和油費是最大開支,平均一天在200元左右。“現在收支基本能夠平衡。”日常花費是由他們擺攤賺來的。
5月28日,在東關大街,他們在車前撐開攤位,浙江蒼南的明信片,景德鎮的瓷質晴天娃娃,五彩斑斕的陶制手鏈……這些透著文藝范的小物件,迅速吸引了過路人群。
人們紛紛挑揀貨物,打探著這些年輕人的故事。如今已是媽媽的張女士深有感觸,“我也很喜歡戶外,可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出去走走,真的很羨慕他們。”
哥哥說,他們生意做得不錯,多的時候一天能賺四五百元,一周只需擺三四天便可,“生意好是因為我們擺攤擺得很藝術。”
旅行后心態會更加平和
從3月9日到現在,已經近三個月,體驗多了,他們也漸漸覺出了自己的變化。
“比以前從容了很多,心胸也寬闊了許多。”哥哥說,他特別羨慕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年輕人有夢想有信仰。而如今多數年輕人沒有自己的生活,被太多物質綁架,“出來之前我們也是一樣。可是當放下一切走出來后,對一些東西就會看得很平淡。”
雖然已經有所收獲,但是他們覺得還遠遠不夠。哥哥說,“等旅行完了,也許會像一個老者,很包容、很平和。”
“從汽車的后視鏡里你能看到的是自己開過的路,而人生的后視鏡我希望我能看到的是一段段精彩的回憶……”哥哥在QQ空間里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