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文化東路一處鐵路售票處購買車票 記者劉天麟 攝□本報記者 陳慶芳
“雖然節日期間的火車票早就開始預售,但來代售點購票的人并不多。即便這樣,代售點售票機上顯示出的火車票并沒有幾張。”網絡和電話訂票日益普及,泉城廣場附近一家火車票代售點銷售人員道出傳統代售的尷尬處境。
隨著端午小長假臨近,記者近日走訪多家火車票代售點了解到,遍布于泉城各個角落的火車票代售點早已沒有了往年繁忙景象,售票量銳減三成,成本不斷增加,利潤空間遭遇擠壓,傳統代售點步履維艱。
變化
代售點售票量減三成
陳女士在山大路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三四年,前幾年每次放假回老家,都是靠單位旁邊一家火車票代售點購買火車票。兩三個月前,陳女士發現這家代售點突然歇業不干了,店鋪也轉租給一家手機專賣店。“現在電話和網絡購票非常方便,足不出戶,很輕松地就能買到火車票,很少有人再跑到火車站或者代售點買票。代售點的生意肯定受影響,出現這種情況也屬正常!标惻空f。
正如陳女士所言,在鐵路全面推行網絡和電話訂票之后,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火車票代售點。李磊(化名)在歷下區開辦的火車票代售點日均售票量從往年的一百三四十張到如今的七八十張,年售票量從往年的四五萬張到如今的兩三萬張,其經營狀況反映出全市150多家代售點目前的處境。
2011年開始,國內部分地區實行網絡和電話訂票,到2012年,全國鐵路已經全面推行網絡售票。在這方面,濟南鐵路并不落后。有關數據顯示,電話訂票業務在2012年濟南春運中發揮重要作用,春運40天共成功訂票75萬張;電話訂票的單日最高峰2012年1月8日,當天成功訂票7萬張。2013年春運期間,以1月16日為例,濟南鐵路局共售出車票252816張,其中網絡購票108762張、電話訂票10483張、代售點售票67485張、自動售票機和車站人工窗口售票66086張。網絡購票占到總數的43%,成為主要的購票方式之一。
李磊告訴記者,“電話和網絡訂票普及給代售點帶來的影響,從去年就已經非常明顯,以前一天賣出 100多張票很容易,到節假日可能賣得更多,現在能賣出七八十張票就算不錯了。而且節假日客流量大的時候,代售點根本沒什么票,緊俏的票都被電話和網絡搶走了。不是節假日的時候,機子里倒是有票,但是又沒人買!倍嗉掖埸c負責人表示,代售點售票量比往年至少下降三成。
現狀
日均售票百張才能收支平衡
售票量銳減導致的最直接影響就是代售點收入下降。按照目前代售點的經營模式,旅客到代售點購票時,除了票面金額,額外需要多交5元手續費,全名為“鐵路客票銷售服務費”。根據鐵道部規定,代售點必須及時、準確、規范核算并上繳客票銷售收入,也就是說火車票的票面金額需要全部上交,而代售點的收入主要靠旅客購買車票時交的5元手續費!斑@5元錢中還要扣除房租、電費、水費、網費、工人工資以及其他成本支出,剩下的才是利潤。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房租和工人工資都比前幾年漲了不少,但旅客購票的手續費卻一直都是5元,從未漲過!庇捎诶罾诘拇埸c所在地人流量相對較大,所以售票量排名比較靠前,他曾對代售點的成本和利潤做過簡單測算,“對代售點來說,日均售票量越多,代售點成本越低,反之成本越高。以我的代售點為例,目前要想達到收支平衡,每天售票量至少得達到 100張,如果低于100張,就會賠本。其實目前全市多數代售點日均售票量都很難達到100張,多數是勉強撐著”。
李磊透露,面對網絡和電話訂票的沖擊,購票者訂票后可以去代售點交5元手續費取票似乎讓代售點有了新的機遇。但實際上,按照規定,代售點每收取5元“取票費”,就要向上級管理部門上繳2元左右信息服務使用費!白罱K旅客每取一張票,代售點僅收入2元左右,再除去稅費等成本,利潤空間更小。取一張票甚至不如賣瓶飲料賺錢”。
擔憂
或被網絡和電話訂票取代
談到目前最大的困惑,李磊曾多次提到,“未來代售點的發展方向并不明朗,如果一直按照目前形勢發展,代售點生存會越來越難,甚至面臨消失危險。代售點的消失將直接導致部分人丟掉工作,失去謀生飯碗”。
事實上,鐵路部門對代售點也持保守態度。“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想以個人名義承包火車票代售業務,到火車站相關管理部門咨詢,被告知不建議新申辦代售點!崩罾诟嬖V記者,相關管理部門也在控制代售點數量。
記者了解到,最早的火車代售點出現在1998年,當時是為了解決火車票一票難求問題。目前的代售點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當地鐵路部門直接開辦的代售點,這種票點開辦時間較早,基本屬于最早一批代售點。第二種是中鐵多經集團下屬的山東中鐵旅游廣告公司授權開辦的代售點。第三種就是社會上注冊的公司,經過向相關部門申請,獲得審批后,跟當地鐵路局的所屬車站簽訂協議,私人成立的代售點。代售點作為車站的售票出口,收入也將納入車站的考核標準。目前,濟南市約有150多家代售點,遍布濟南市每個角落,如文化西路一段2公里路程內就有3家代售點。
李磊的代售點屬于第一種情況,最早由鐵路相關部門開辦,至今也與鐵路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李磊坦言,私人想承包火車票代售業務并不是件容易事,首先需要是一家有資質的注冊公司,同時還需要有擔保,而且每個代售點還需繳納15萬元押金。
與前幾年火車票代售點猶如香餑餑相比,如今代售點的日子并不好過,一年到頭能保證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就算不錯了。李磊說,由于最早他的代售點是單位開辦的,因此省去了房租、水電費等大量成本,即便如此,2012年李磊的代售點僅贏利5萬元左右。
利潤大幅縮水,售票量減少,但代售點與旅客的糾紛并沒有隨之減少。由于窗口售票要比網絡、電話售票晚兩天,因此一些熱門車票一經公布,立即遭到網絡和電話訂票瘋搶,很容易導致旅客到代售點買不到票,不少旅客對此很不理解,經常出現與工作人員爭吵現象。采訪中,多數代售點負責人表示,一旦代售點與旅客發生糾紛,處理不好就可能面臨相關監管部門的處罰,嚴重的甚至導致售票機被關停。
希望
能否采用傭金制
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火車票代售點都是和航空售票捆綁一起,但兩種票的代售有著完全不同的模式。賣火車票掙的是每張5元錢的“手續費”,賣飛機票拿到的則是占飛機票價一定比例的傭金。
面對代售點日益艱難的生存方式,李磊也曾想改革一下代售點的工作。但對于火車票代售工作,鐵路部門有很多嚴格規定,還會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到各個代售點上檢查工作。
記者了解到,有的代售點與一些網絡訂票網站合作,聯手幫旅客購票,然后再把每張票5元的手續費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賺取其中微薄利潤。盡管鐵道部一直在強調“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是唯一官方訂票網站,并嚴厲打擊其他非官方網站訂票行為,但利潤的驅使仍讓不少代售點和訂票網站鋌而走險!叭绻疖嚻贝勰芟耧w機票代售一樣采取傭金制,代售點的日子能好過不少,服務質量也會提升!睆氖萝嚻贝劢20年的李磊,他介紹,目前機票代售都是由航空公司支付代售點一定比例的傭金,根據所售機票不同,傭金從票價的3%到票價的10%不等。“如果能全價賣出一張機票,就可能拿到高達票價10%的返點,這個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記者走訪過程中,多家代售點負責人都希望相關部門對火車票代售業務進行改革,但是否要調整、具體怎么調整,鐵路部門目前尚未公開此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