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8日兩天,在青島1中的考點前,總有一位穿著綠色衣服的女孩觀望考生入場、出場。8日記者采訪了解到,這個女孩是青島華夏職業學校的3年級學生,因為在學校實習不知道報名時間,錯過了高考的機會;而家中父母雙殘,也無力供她上大學……她說,自己如果真的上不了大學只能出去打工,但她心中的大學夢一直不會泯滅。
高考門前現“觀望妹”
8日,高考已經進行了2天,記者在青島1中門口總能見到一個穿著綠色衣服的女孩,來的和考生一樣早,不同的是她沒有進入考場。女孩頭發有些凌亂,帶著黑框大眼鏡。她不說話,只是遠遠地、靜靜地觀望著進出的考生,眼神中充滿無限向往。
經過攀談記者得知,這個女孩叫王慧文,今年18歲,家住在附近的挪莊社區,是青島華夏職業學校的3年級學生。她告訴記者,自己由于在高三參加學校實習,不知道報名時間,失去了報考春季高考的機會,和她相同境況的還有他們整個“實習班”的學生。
據了解,她所在的學校高三班經過高二下學期考試分為兩類,一類是高輔班,一類是實習班,學校對實習班學生不統一安排報名,要參加高考只能自己報,這一說法也得到了該校工作人員的證實。而慧文一心向往高輔班,當年卻以2分之差沒能進入 ,這成為了她一直的遺憾。
父母雙殘全家住廉租房
記者跟隨王慧文來到挪莊社區她的家,一進樓道往右一拐,眼前一片漆黑,非常擁擠,王慧文打開房門后,一股霉味夾雜著禽類的味道撲鼻而來,慧文抱歉地告訴記者,父母在家主要做一些養鳥的小食碗,到了趕集的時候出去賣。這個家擁擠潮濕,一個房間安放了兩張床、分別是她和父母的,中間用簾子隔開;廚房只是窄窄的一道空間,衛生間也小的可憐。“這個房子不是我們自己的,是廉租房,我們2007年搬過來的,為了我上學,一個月要交1000元錢。”
慧文的爸爸眼睛看不清東西,母親患小兒麻痹癥十指彎曲,走路晃悠發抖,還伴有心臟病。“很多人見了我媽都以為她是神經病,其實她精神是正常的,也只有我媽支持我考大學。”父母倆人曾經是工廠職工,所以現在每月每人有1000元錢的退休金,但根本不夠用。
眼前的王慧文說話語速較慢,她說自己從小就有便秘的毛病,家里也為她這個毛病花了不少錢。“先是吃中藥,效果不大理想,也一直沒去醫院看病,去年我肚子總是疼,還便血,最后才去醫院檢查,發現腸子里有血腫。”醫生告訴她,就是因為長期的便秘引起的這種情況,對她進行了治療。一段時間以后由于家里實在心疼大額花費,沒有再對她的病進行治療。
媽媽一席話讓她努力學習
慧文說,自己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差,加上母親身體原因,讓一些不懂事的小孩稱為神經病,慧文的童年遭受了不少侮辱。“那時候都習慣了,我就變得乖乖的,盡量不惹老師生氣。”由于初中成績不好,慧文沒能上普通高中,最后上了華夏職業學校的會計專業。“我經常覺得,自己長的也不好看,腦子還笨 ,真是一無是處,家里還那么窮,將來只能去打工了。”
然而高二的時候,這種自怨自艾的情緒得到轉變。“一次我媽說,‘我不知道哪天就沒有了,你自己在社會上怎么生活’,我很受震動,不想讓我媽走的時候還為我擔心。”她開始到圖書館看書做題,等她做出一道題的時候,也體會到了那種別樣的快樂。“我漸漸開始喜歡做題學習,曾經只能考6、7分的數學,經過努力都能考到及格了;其他科目成績也在漸漸上升,最后一次考試,我只有微機和體育沒及格,其他都及格了。”也就從那時開始她萌生了考大學的念頭。
渴望上大學讓她失眠
高二下學期的分班時,老師告訴她還差兩個學分,而進入高輔班的名額已經滿了,這讓她特別難過,回到家大哭一場。“我是覺得自己沒機會考大學了。”實習班的生活很快開始,慧文連續換了3家單位,要么是賣衣服,要么是收銀,在那些地方,她過早地體會到了社會上打拼的不容易,雖然有工資,但是覺得很累。“我還聽別人說大學生活非常美好,真的想體驗一下。”
2013年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報名陸續結束后,慧文還因為信息閉塞蒙在鼓里,直到看到報紙上的新聞。“我這些日子白天實習晚上學習的辛苦都白費了。”慧文說,雖然之前自己成績不好,但她早已經開始用功了,成績也在提高,為什么就不能有機會上大學呢?王慧文坐在潮濕陰暗的家中,說著就忍不住地流下淚來。
6日晚上慧文失眠了。“睡不著,想想明天人家都高考去了,我還在這兒做夢呢。”7日不到7點鐘,慧文就爬起來跑到了1中考點前,看著考生入場,她心里既緊張又失落。“普通高考和春季高考已經錯過了,那我只有想其他的辦法,看是不是能通過自考或者其他方法上大學。”具體應該怎么做,王慧文卻仍然感覺迷茫。
文/記者 郭玉華 圖/本報記者 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