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6月30日訊(記者 鮑福玉) 6月30日下午,膠州市鋪集鎮一名初二的中學生在水塘和同伴嬉戲時,突然不見了蹤跡,同伴發現他不見了,立即撥打報警電話,接報后轄區派出所和膠州市消防大隊的消防戰士立即下水救人,搜尋20分鐘后將已經沉入水底的男孩救上岸,但男孩已經死亡。
“我們這里一名中學生溺水了,很多人都在搜救!”6月30日下午3時許,市民金先生致電本報熱線96663反映,鋪集鎮一名十余歲的孩子和同伴在水塘戲水時,突然不見蹤跡 ,現在同伴已經報警,消防隊員和派出所的民警正在現場尋找。
接報后記者立即趕赴現場,此時搜救工作剛剛結束,現場只留下一攤嘔吐物。“ 孩子沒有救活,人已經走了!”現場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孩子就住在附近一個村里,姓董,今年14歲,還在讀初二,下午到這里游泳,沒想到出了意外。
“他們人太多了,發現的時候都不知道已經沉了多長時間了!”該知情人告訴記者,當時小董和八名孩子一塊在這里嬉戲 ,由于人比較多,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小董已經不見了。“幾個孩子一看水里沒有人了,岸上的衣服還在,這下都嚇壞了,趕緊報了警!”該知情人說,一開始孩子們在附近找了幾分鐘,可是找了一會兒仍不見人,他們只好報警。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獲悉男孩溺水的消息后,鋪集鎮派出所和膠州消防大隊的消防戰士立即趕赴現場。“多虧了一個40多歲的協警找到了孩子,人家的腳還被豁開了口子!”另一位知情人士趙女士告訴記者,趕到現場后,鋪集派出所協警胡樂法立即扎進了水里,可是搜尋了一圈并未發現孩子的蹤跡 ,在第二圈尋找時,終于在一處較深的水域摸到了孩子的腿,隨后孩子被拉到岸上急救。
雖然經過了一番緊急搶救,但依然沒有挽回小董的生命,看到剛才還歡聲笑語的同伴突然一動不動與他們陰陽兩隔,幾個一起玩耍的孩子都變得沉默起來,淚水在眼圈里打轉。采訪中不少村民表示對這個消息十分震驚,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心里都很難過,同時也提醒他們要好好看護自己的孩子。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發生意外的這處水塘原本面積很小,這幾年由于抽沙逐漸變大,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其實隱藏著大大小小的暗坑。
“因為暗坑里的水跟表面的水溫差很大,一旦不小心進去很容易抽筋 ,然后發生溺水!”周先生說,這么大的孩子本身危險意識就不是特別強,一旦進入危險區域很容易釀成意外,希望相關部門對此事引起重視,別讓慘劇再次發生。
■提醒 不會游泳,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未成年人不能盲目救人,救人要記住口訣和要領。”采訪時,藍天救援隊隊長李延照希望通過本報提醒市民,不會游泳的孩子不要輕易下水施救,盲目施救一樣會出現險情 ,救人要有一定的安全自救、急救常識,要記住口訣和要領。他們總結的就是“叫、叫、伸、拋”,第一個叫,就是大聲呼叫,第一時間呼叫附近的人前來幫忙施救;第二個叫,就是報案呼叫,報警求助民警和消防前來施救;第三伸,就是利用竹竿、木棍等物品伸到水中進行施救;最后一個拋,就是把現場的繩子第一時間拋到水中。李延照還建議,如果身邊沒有繩子,要臨時把腰帶解下來或者用衣服拴在一起拋入水中。
“太震驚了,想不到這樣的悲劇就發生在身邊。”42歲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和出事的小董差不多大,出事后她專門把兒子叫到面前進行了一番教育,囑咐兒子千萬不要去水庫洗澡玩耍。
“每年到了暑假都有這樣的悲劇發生,家長千萬不能麻痹大意。”市民肖先生告訴記者,現在農活不多,放假后很多農村的孩子沒有好的去處,水塘、水庫、小河等這些地方就成為孩子們玩耍的場所。家長不能光口頭提醒,更重要的是時刻注意孩子的動向,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這些危險區域的管理,派人專門看守,以免發生意外。記者 鮑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