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口7月14日電 近日,一記者在街頭采訪大家對于“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屬于違法”持什么觀點,本來笑呵呵的大爺情緒突然失控,咆哮著“不回家看我們違什么法?30歲了還不結婚才違法,該判刑!”
大爺的神回復迅速紅遍網絡,眾多網民道出現實無奈和困境,更有網民戲稱,該判“無妻徒刑”。從年初“親戚聚會發言大綱”的微博受到網友追捧,到不久前一張“全國聘禮地圖”網絡走紅,再到此次備受爭議的“30歲不結婚該判刑”,這些走紅的網絡議題實則為一道道現實考題,背后折射出當代年輕人的集體焦慮與改變現狀的訴求。我們也不得不問,單身的親們,結婚,到底有多遠?
分析不同時期婚姻法法定結婚年齡的歷史不難看出,“而立之年”的未婚青年們確實離法定結婚年齡相差較大,“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思想加劇單身青年的精神壓力。
網友“東平”無奈地說:大爺,30歲不結婚,就判“無妻徒刑”么!30歲不結婚真的不全怨我們,大學畢業已成大齡青年,加之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拼,我們哪有時間和物質保障結婚啊?這到底犯的是哪門子法啊!
網友答復道出現實困境。如今,伴隨勞動力市場的變動與生活成本的上升,也伴隨人均受教育年數的延長,結婚年齡“一推再推”。養兒為防老并非父母的初衷,他們最期望的仍然是兒女的個人幸福和生活美滿。而當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齡剩男剩女問題越來越突出,這背后如何調節收入分配,如何破解老齡化社會帶來的一系列現實問題,比“無妻徒刑”的戲言更值得思考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