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策劃者僅有初中文化水平,參與人員中學歷最高也不過是中專,但是這個假藥團伙卻生產了案值一千余萬元的治療風濕病、咳喘病的“特效藥物”,在半年內銷往全國各地。當該犯罪團伙被查獲,警方向患者了解藥品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時,卻有不少患者搶著說,“這藥管用見效快”。警方介紹,假藥生產者通過加大使用劑量等方法,制作所謂的特效藥,造成見效快的假象騙取患者信任,但長期服用,這些假藥將對身體臟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昨日,記者從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獲悉,這個涉案金額達一千余萬元的假藥團伙被警方抓獲,7名嫌疑人均已被刑拘。文/圖 記者 曹建民 實習生 韓瑩
1 虛假發貨地址牽出假藥大案
3月初,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刑警大隊民警發現,一名男子通過物流公司一次向多個省份較偏遠農村郵寄大宗郵包,郵寄物品竟是各類藥品。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經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對藥品的鑒定,全部抽樣樣品均為假藥。進一步調查結果更讓人生疑,郵包的發貨單上填寫的名字“王強”和發貨地址均為虛假信息。警方展開了更深入的調查。通過與快遞公司負責收取包裹的職工交流,得知發貨人是一個35歲左右有濟寧口音的男性,前段時間與公司簽訂了發貨合同,發貨人自稱貨物為保健品,每次發貨大約在100件左右,發貨人自己包裝好后帶來,郵件發往全國多個省份,收貨地均為偏遠的農村。這名叫徐某慶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5月28日,經過周密偵查,一個涉案總值一千余萬元的假藥大案浮出水面,徐某慶等7名犯罪嫌疑人在近期落網。
2 整個家族都賣假藥 10元成本賣20元
犯罪嫌疑人徐某慶,36歲,山東省梁山縣人,初中文化。此前,徐某慶并無固定工作,直到2011年,他自稱找到了一個發財門路,從河南“取經”,學會了制作假藥技術,并且花3萬元買斷了河南一假藥作坊的全套設備,運回梁山。
2011年6月起徐某慶的妻子李某巖、弟弟徐某才、弟媳李某梅、二哥徐某華、三哥徐某力、岳父李某啟陸續加入到制售假藥的行列中。
購買制作假藥的設備后,徐某慶先后在河南省濮陽市、山東省濟寧市購買止疼藥鹽酸奈福泮片和空膠囊、空藥瓶等原料,帶回梁山縣小路口鎮王洼村家中,將鹽酸奈福泮片磨成粉末后摻進少量面粉并灌裝入膠囊,平均每顆膠囊放三到五粒鹽酸奈福泮片,并進行瓶內封口、粘貼標簽、防偽標示等包裝工序送到濟南,等待發貨。
鹽酸奈福泮片是一種非處方的鎮痛藥物,可以大量購買,因而徐某慶并不乏制假的原料。警方計算,每瓶百粒裝的膠囊成本不足10元,但是售價卻是20元,甚至更高。
3 生產廠家、藥品名沒一處是真的
警方調查發現,徐某慶的假藥作坊,“生產”著十余種用于治療風濕骨病、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特效藥。在繳獲的涉案假藥成品中有高效喘咳安、咳喘護肺寧、風濕關節寧、特效筋骨寧、高效骨痛寧等藥劑,在藥盒上標明的生產廠家是河南濮陽華中制藥集團。事后調查發現,這十余種藥物的成分完全一樣,存在區別的僅是面粉含量不同。
記者在市中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見到了警方查獲的部分假藥產品。這些假藥都有不同的包裝,藥物包裝上標注的地址也囊括河南、山東、河北三地,生產廠家也不盡相同,防偽標志幾乎可以假亂真。記者檢索國家藥監局的藥品數據庫,并未找到這些企業。
4 假藥幾乎覆蓋全國 多銷往偏遠地區
調查顯示,這個犯罪團伙有明確的分工。主犯徐某才的岳父母負責生產,徐某才負責運營管理,徐某才的哥哥負責對外銷售。犯罪團伙的銷售方式也頗為現代,最初依靠電話營銷尋找各地代理商,向潛在客戶郵寄產品說明和廣告,寄送試用藥物。在2012年1月搭建起營銷網絡后,嫌疑人在梁山生產假藥用自有面包車將假藥運抵濟南,再依靠濟南市發達便捷的物流運往各地。
警方查獲的發貨單顯示,該制假團伙生產的假藥發往全國各地。“除了西藏和港澳臺地區之外,都有假藥的受害者。”警方介紹,該犯罪團伙的主要客戶是偏遠地區農村診所、藥店,建立起分銷機制,并不會直接賣給個人。通過地方的銷售網絡確認訂貨之后,先收款后發貨。目前警方已查獲發貨單據2500余張。根據貨單上登記的重量估算,估計共發出假藥488000余瓶,涉案價值達一千余萬元。
5 知道“這藥吃不死人”就肆無忌憚地做
為什么這些假藥反而會起到這么好的效果呢?警方介紹,這些假藥并非祖傳秘方,也不是幾種藥物匹配之后產生的雞尾酒效應,而是單純通過加大劑量實現的。“嫌疑人生產假藥的主要成分是叫做鹽酸奈福泮片的止痛藥物,這種藥物有陣痛松肌的效果,對于風濕骨病有一定療效,對咳喘病也有部分緩解癥狀的作用,但這類藥物對消化系統有較大的負擔,所以嚴格限制使用量。”民警李輝介紹,為了達到服藥立即見效的效果,經過加工后的假藥每日使用量是標準的5到10倍。這類藥物標準服用量是一天三次,一次三顆。但是假藥則是將約五六顆這類藥物碾碎摻雜面粉裝入膠囊中,服用指南上稱一日三次,一次三顆,甚至更多。這類藥物能夠立即見效,但是一旦停藥,很快就會復發。
在審訊過程中,警方曾問及該犯罪團伙主要嫌疑人徐某慶,是否知道這類假藥的危害性。徐某慶曾向警方稱,在學習制藥工藝時,對方曾告訴他這些藥物的作用原理。“嫌疑人說,他知道吃這些藥物死不了人,才敢這么肆無忌憚地做。”
6 靠低價騙取市場 假藥效果竟“奇好”
嫌疑人被警方抓獲后,辦案民警曾發函給受害者所在地公安機關協助辦案,追查假藥,并查詢是否有因為該藥物致人傷病或死亡的信息。“反饋來的信息讓人吃驚,這些藥物在部分地區竟然口碑非常好,稱贊這些藥效果好,吃了就能起效。”辦案民警李輝介紹,由于該藥的價格盡管較成本價高出很多,但是相對于其他正規藥物來說,其價格還是非常低廉。
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藥物主要針對療程長、難以治愈的哮喘病、風濕病等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難以承受長期治療的經濟壓力。這些藥因為價格低、即時止疼效果明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極有市場。“雖然也懷疑此藥是假的,可是為什么我們這兒很多人吃一周后會見效?”李輝介紹說,在地方協查過程中,曾有村醫這樣說。
警方表示,尚未掌握這類藥物致人死亡的消息,但是這并不代表這類藥物安全。
專家說法
“特效藥”副作用大 臟器或受損嚴重
“大規模的使用這類鎮痛藥物,會對人體臟器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傷。”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專家邵明舉醫生介紹,鹽酸奈福泮片是一種非麻醉性鎮痛藥,對中、重度疼痛有效,沒有成癮性,但是因為其副作用也非常明顯,長期服用這類所謂“特效藥”將嚴重損傷消化系統、肝腎等器官,嚴重的血小板降低,出現內出血等癥狀。邵明舉介紹,這種損傷是長期形成的,因為不易被察覺,因而不明所以的患者會做出錯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