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那么即使像他所說的他想做一件善事,但是他現在做的事情,他手段是在造假了,那么至少我們判斷你這樣做不道德了,因為新聞造假對社會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是他也在破壞社會的誠信體系。
歐陽夏丹:
沒錯,這件事情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迷,但是我想公眾的內心的感受其實跟我們這個節目的片頭提要里面的六個字,我覺得是非常的有感同身受,就是“假愛心,別真演”。其實這樣的事情在以前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像有炒作的嫌疑最后已經被證實的傷害也發生過好幾起。接下來的短片當中,我們為大家再來做一一的梳理。
解說:
兩年多前的2011年3月22日,廣州街頭發生了讓人震驚的一幕,一個媽媽抱著孩子邊走邊跪,而這一切是為了 給身患眼癌的女兒籌錢治病。
謝女士:
一個針,600塊錢一針,我們哪里打得起,就沒給她打,把燒退了,我們就帶她回來了。
解說:
媒體的報道說,母親謝女士曾發貼求助。然而,一個名叫廣州的富家子弟的網友卻表示懷疑謝女士是否在說謊,稱只要謝女士敢在廣州大道抱著孩子一直跪爬到體育中心,他就捐出兩萬元,當謝女士真的做出跪行后,這位網友當天卻沒有出現。
謝努女士:
叫我別裝可憐,不要空口說大話,要真實行動。為了這個孩子,不管是謊言也好,是真實也好,我都要去嘗試一下。
解說:
一邊是為了給孩子治病寧肯跪行的母親,一邊是失言失信的富家子弟,這一事件迅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然而,三天后真相被揭露,如此戲劇性的情結竟然是導演出來的,所謂的廣州富家子弟其實是一個網絡推手,此人還有自己的策劃營銷網站。
謝女士:
我怎么知道他們說什么炒作,什么幕后推手,搞到我頭暈了。
金泉少俠:
在我個人的網絡傳播學研究當中,氣憤是比較容易引起關注的,而且會在大范圍的傳播的。所以說,是逼不得已才用這一招。
解說:
謝女士一家因此次炒作確實得到了幫助,然而真相呈現卻令人五味雜陳。
市民:
可以用其它方式去炒作嘛,這種比較殘忍,有傷自尊。
愛心:
媽媽帶了一個面具,當我真誠地去面對她、去幫助她的時候,突然我發現,我的付出、我的幫助面對的是一個帶了面具的人,我助了人感覺到不太快樂。
解說:
就在下跪媽媽事件兩年后,今年3月25日,一些媒體又報道了這樣一張照片。在深圳,一個滿頭白發的乞討老人,盯著快餐店里的盒飯直流口水,被一個過路的90后女孩看到后,當即掏錢買了盒飯并單膝跪地,一口一口將飯喂到老人嘴里,很多感動不已的網友,將其冠以“深圳最美女孩”的稱號。然而,感動只維持了一天就被揭發,又是一條假新聞,真相是這是為一個會展做宣傳,因為在介紹女孩身世的文字中,植入了這個女孩正在某某會展上打工的內容。然而當記者來到這個會展,卻查無此人。
記者:
原來的報道說是你們這兒的員工,是嗎?
展館員工:
不是,不是,不是。
記者:
不認識這個人。
解說:
在照片拍攝地點旁邊,也有人看到了這張照片的出臺過程。
報刊亭老板:
她只是喂了幾口,然后她又去看了一下,那個手機里面拍得怎么樣,然后那個男的好像又建議她再拍一次,然后又去喂了兩口,好像她應該還是又拍了一張然后就走了。
解說:
這拙劣的一幕幕后推手原來與兩年前那個下跪母親事件竟然是同一個人,只不過這次炒作的招數從憤怒換成了感動。
歐陽夏丹:
片子當中,梳理的這幾起事件在當時可以說都是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和反響。那么在事情發生之后,這兩起事件的策劃者“金泉少俠”最后也都出來認錯了,包括這個網站的編輯最后也出來道歉了。那么這兩起事件發生之后,引發了社會各個層面的反思。其中我們包括今天看到的一個現象也是挺讓人玩味的,也就是在面對這起事件的時候,“金泉少俠”他也發表了一個自己的看法,他是怎么說的呢?他說:“現在我咋感覺躺著也中槍啊?幕后的導演確定不是在模仿我的操作手法嗎?”聽起來似乎也隱含了一點點的得意和炫耀。
再接下來我們繼續請教一下李教授。李教授,其實我們看到像類似的這個炒作、策劃,現在好像變成了一種并不是新鮮的商業行為,您認為除了輿論去譴責他們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一些方式可以約束他們?
李強:
當然就是說新聞造假,嚴格地說來是有法規的,那么就是說我們在社會上做事的準則應該是法律是一個底線了,那么這個事情,我們還沒有說就是說他現在已經到了要受到法律懲罰的程度,但確實就是說如果新聞造假的話,這是破壞法律秩序的。所以實際上道德約束只是一個方面的約束,那么法律的約束其實是更為嚴格的約束。當然,這個事件反映出就是說其實這個群體大體上還是屬于白領群體,大體上也是一些受過教育的人,那么這些人造假,我覺得,它確實體現出比較深層次的問題了。就是說連這些白領群體他們,當然他們認為自己在做好的事情,但是他們現在完全沒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和理念了,也就是說用造假這樣的事情來達到他們所謂這些目的。
歐陽夏丹:
李教授,對,李教授,您剛才提到像白領啊、像教育程度比較好的人在造假,其實也讓我想到了還有一個群體,在社會上現在很多人都在做慈善,包括可能有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某一些有影響力的單位和機構他們也在消費這種“善”,您怎么評價這樣的一些行為?
李強:
那么這個就證明就是說,本來一個社會它的應該是大家有基本的原則和良知。那么其實不管是那個社會群體都應該接受這些東西的。那么當然了,就是說如果你的各方面條件好的話,你更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那么現在看來就是說,他忘記了他做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和底線。那么他現在做得這個事情,他以為他做這個事情是好事情,但實際上他在做一個基本的違反他做人準則的事情,就是造假。那么就可見造假這件事情對社會的危害其實比他自己以為能做出的那個善事要大得多,所以這個事情其實也教育社會的各個階層,就是說人們做事情還是應該有道德底線的。
歐陽夏丹:
是的。
李強:
造假是絕不能做的。
歐陽夏丹:
好,非常感謝李教授相關的分析和解讀,每個人都期待真善美,真,永遠是善和美的前提,拒絕虛假。而面對虛假的時候,人們內心的那種敏感、憤怒、厭惡和不接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社會和公眾向善的一顆心。值得欣慰的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在我們身邊還是有更多這樣的“善”,一起來看一看。
字幕提示:
網絡上,銷量過五十萬的“白雪可樂”挽留一個花季的生命
車站下,一排自費安裝的座椅,來自神秘的“椅子大叔”
車廂里,她撿起一塊塊碎瓜皮,她是微博中尋找的“正能量阿姨”
寒冬里,小店為老人和環衛工提供“愛心粥”,寒來暑往已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