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凌晨0:30左右,上新街124號居民區內一棵老榆樹突然斷裂。其中兩戶居民的近十間房屋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此衍生出大樹歸屬和索賠等問題,有居民表示,他們之前曾多次找到園林部門反映大樹側歪問題,園林部門卻一直拖延修剪日期,大樹倒塌造成的損失應由園林部門負責,不過園林部門表示該樹屬于自管樹木。目前,賠償等問題雙方仍在協商處理。
“噼里啪啦”一陣響 老樹倒在了房頂上
據小院居民胡女士介紹,凌晨0:30左右,正在睡覺的她聽到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緊接著是“咔嚓”一聲。“就像放鞭炮一樣,我還以為外面什么東西炸了呢。”同時,胡女士感覺到有重物接連砸到房頂上。這可嚇壞了一家四口人。
當胡女士跑出小屋后才發現,原來是院子里的那棵老榆樹倒了。據了解,這棵老樹有30多年的樹齡了,原本是自然生長起來的。
受到重擊后,小院有兩戶居民的房子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胡女士家損失最為嚴重,一間房頂已經透亮,而其他幾間,墻壁和地面均有裂縫。“現在,我們一家人都不知道該去哪里住。家里肯定不行,太危險了。”她很無奈地告訴記者。
而另一位紀先生,差點被屋頂落下的瓦片砸傷。聽到響動后,他準備出門看個究竟。剛一打開門,一片瓦就從天而降砸到紀先生頭上。所幸,紀先生頭部只是輕微擦傷。“還好瓦片是橫著掉下來的。”他說。記者發現,平房的屋頂上分布著密密麻麻的線路,倒塌的榆樹正好刮到其中一根高壓線,看上去十分危險。
居民稱問題反映半年多 園林部門一直拖著沒解決
昨天上午,記者在現場遠遠望去,十幾間平房的屋頂全被倒塌的榆樹蓋住。走進小院,記者看到里面都是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老舊平房,而這棵倒塌的榆樹就在院子中間,樹干已經從中間斷裂。記者大體估計了一下,樹干最粗的地方直徑近一米,樹高25米左右。雖然已經30多年了,但老榆樹依然枝繁葉茂,樹干上有近一米長的新裂痕。
據居民胡女士介紹,這棵樹屬于自然生長起來的,隨著年數的增加,榆樹越來越粗,占據了很大一片地方。漸漸,有居民發現,榆樹向西北側斜著生長。“看著挺危險,不知道哪天會突然歪倒。”對此事,小院的幾戶居民曾聯合向街道辦以及園林部門反映,希望盡快將老樹挪走或砍伐掉。
“半年多了,早就打了報告,但一直遲遲未解決。”胡女士告訴記者,她曾多次找到園林部門,“上周一說十五六號前解決,但一直沒過來人。這不,樹就倒了。”居民認為,樹木應該歸園林部門管,這次房子受損也跟不及時處理有關,他們希望得到應有的賠償。
園林部門稱樹木屬居民自管 如要砍伐居民要掏錢
昨天上午,市中區園林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進行處理。針對居民反映的伐樹問題,工作人員回應,今年5月份已經批復了解決方式。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城市綠地養護管理責任規定,使用財政性資金建設的,由各級城市綠化專業養護單位負責; 居住區,由管理單位或受委托機構負責;單位附屬的由單位負責。“這種情況,應該屬于居民自管。”因此,樹木的砍伐,一方面是居民自己商議處理,另一方面,園林部門可以協助處理。“但最終的費用,還需居民自己付。”這位工作人員介紹。
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園林部門已經在處理歪倒的老樹。至于居民提到的賠付問題,還在進一步協商中。
“自管”樹木屢出問題
一出事就要居民自行承擔?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在園林部門解釋中的“自管”樹木,在很多老舊開放式小區存在。
7月14日,幾場大雨之后,舜玉北區一棵大樹歪倒,擋住了居民的出行道路。為此,小區居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此事,但一直未解決。原因是,開放式小區的管理權未落實到具體的部門或機構,居委會和園林部門并不認為自身承擔責任。就這樣,一棵樹成了小區的“攔路虎”,占路多日無人管。有居民表示,“我們既沒有工具,也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處理倒塌的大樹,這樣的自管很容易變成無法管。”
還有居民表示,很多時候大樹不出問題很多部門、單位都說是自己的,一旦出了事,就忙著推出去。
如在2011年,一場狂風暴雨將樹枝打落砸在無影山新村一家超市房頂上,致使房屋一直漏雨。當時店主反映,不僅房屋損失沒人賠,而且相關部門稱壓壞的樹枝也不能隨便修剪。當時就是這樣的簡單問題一直拖了半個月,樹枝問題遲遲未解決。